核心观点 - 市场重回升势 成长科技主线强势回归 建议坚守高弹性成长科技和业绩支撑方向 无需进行高低切换 [2][5][9] 市场表现 - 9月11日市场放量大涨 上证指数上涨1.65% 创业板指大涨5.15% 全A成交额2.46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3% [2] - 行业层面全线收涨但分化明显 通信(7.39%)、电子(5.96%)、计算机(3.71%)领涨 纺织服饰(0.14%)、石油石化(0.20%)、社会服务(0.22%)涨幅靠后 [2] - 市值风格上成长权重领涨 科创创业50指数上涨6.48% 红利指数仅上涨0.26% [2] 科技板块催化因素 - 甲骨云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预计同比高增77% 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大增359% 主要源于与OpenAI签署的"星际之门"项目及xAI、Meta、英伟达、AMD等大型客户需求 [3] - 花旗9月10日上调中际旭创目标价至569元(原347元)、新易盛至472元(原321元)、天孚通信至196元(原140元) 带动算力板块强势大涨 [3] - 苹果秋季发布会推出新一代AirPods Pro3和iPhone 17系列 果链概念持续活跃 工业富联、立讯精密等代表性标的涨停 [4] 趋势性上涨驱动因素 - 决策层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坚决 从"稳定活跃"到"巩固回稳向好势头"层层递进 9月4日多部门集中发布外资金融机构观点显示"中国股市估值合理 投资者对后市普遍乐观" [5][8] - 微观流动性资金入市热情持续 "资产荒"现象突出 A股赚钱效应亮眼 两融余额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美联储9月中旬降息在即 海内外流动性有望共振宽松 [8] - 成长科技和主题性热点不断 AI算力、生物科技、反内卷、深海、低空、"十五五"规划等持续激发市场交投热情 [8] 配置建议 - 坚守强势主线 历史显示完整成长产业周期经历"估值-业绩-估值"三阶段 上涨趋势性行情中坚定持有强势主线是最优策略 [9] - 首重高弹性成长科技 包括泛TMT、AI、算力、机器人、军工等 AI产业趋势明确 算力业绩兑现超预期 估值不高 符合机构抱团偏好 AI应用后续有望补涨 [9] - 关注景气硬支撑领域 包括稀土永磁(中报业绩亮眼)、贵金属(美联储降息带动实际利率下行)、工程机械(海外需求亮眼)、摩托车(出口需求强劲)、农化制品(量价改善)等 [10]
趋势性上涨行情中坚守强势主线地位不动摇
华安证券·2025-09-11 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