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港股三大指数本周表现强劲 恒生指数上涨3.82%创2021年9月以来新高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31%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3.40% [2][4]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若资金流入港股有望支撑估值 [2][38] - 建议关注业绩增速高但估值中低的可选消费及医疗保健板块 政策利好的AI产业链及"反内卷"行业 以及高分红金融板块 [2][40]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表现 - 全球主要股指集体上涨 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居前 恒生指数报26388.16点 恒生科技指数报5989.27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报9364.94点 [2][4] - 行业层面10个行业上涨 仅医疗保健业微跌0.34% 房地产上涨6.56% 信息技术上涨6.08% 材料上涨5.71% 能源上涨0.75% 公用事业上涨1.81% 工业上涨1.90% [2][5] - 二级行业可选消费零售 软件服务 房地产 半导体 有色金属涨幅居前 耐用消费品 国防军工 家电 医药生物 汽车与零配件跌幅居前 [2][5] 资金流动 - 港交所日均成交额3030.28亿港元 较上周减少127.63亿港元 日均沽空金额343.99亿港元 较上周减少7.35亿港元 沽空占比日均值11.38% 较上周上升0.24个百分点 [2][12]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608.22亿港元 较上周增加277.61亿港元 [2][12] - 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W达246.96亿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W达32.12亿港元 信达生物达11.15亿港元 大幅净卖出快手-W达17.38亿港元 泡泡玛特达13.46亿港元 小米集团-W达10.92亿港元 康方生物达10.32亿港元 [2][12][14]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恒生指数PE为12.04倍 较上周五上涨4.7% 处于2019年以来86%分位数 PB为1.23倍 较上周五上涨4.47% 处于89%分位数 [2][17] - 恒生科技指数PE为23.12倍 处于2019年以来31%分位数 PB为3.38倍 处于73%分位数 [2][17]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4BP至4.06%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4.25% 为3年滚动均值-2.15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5%分位 [2][20]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上行4.1BP至1.867%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6.44% 为3年滚动均值-2.03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41%分位 [2][26]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下降7.15点至119.17 处于2014年以来13%分位数 [2][29] - 行业估值分化 可选消费及公用事业PE处于2019年以来50%分位数以下 能源股息率高于8% 公用事业 通讯服务 金融 工业 房地产股息率均高于4% [2][29]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海外因素 -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下修91.1万 为2000年以来最大下修幅度 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7万人至26.3万人 创2021年10月以来最高 [2][38] - 美国8月CPI同比2.9% 环比0.4% 核心CPI同比3.1% 环比0.3% PPI环比下降0.1% 同比上涨2.6% [2][38] 国内因素 - 中国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 PPI同比下降2.9% 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环比由下降0.2%转为持平 [2][39]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团赴西班牙与美方会谈 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及出口管制等经贸问题 [2][39] 板块配置建议 - 业绩增速高但估值中低的可选消费及医疗保健板块 [2][40] - 政策利好的AI产业链 "反内卷"行业及消费行业 [2][40] - 高分红金融板块在海内外不确定性下提供稳定回报 [2][40]
降息预期与AI叠加利好港股
银河证券·2025-09-14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