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3][9]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对外绿地投资正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型 强调深入本土化运营以应对全球经贸格局变革和产业链重构 [5][6][40] - 绿地投资已超越跨境并购 成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核心方式 因其更强的战略定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6][20][40] - 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规模显著回升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数字基建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重塑国际形象 [6][35][100] - 未来趋势包括供应链多点布局(从"中国+1"转向"中国+N")、投资领域多元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高端制造)、本土化深化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核心方向 [106][108][114] 全球对外绿地投资规模 - 2024年全球对外绿地投资金额为1.34万亿美元 虽较2023年下降5% 但仍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水平 项目数量达19,356笔 同比增长3% [20] -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尚未恢复至历史高点 2024年为1.6万亿美元 低于2007年峰值2.2万亿美元 [14] - 欧盟和美国是绿地投资主体 2024年占比分别为28%和17% 中国占比从2023年12%下降至6% [24] - 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绿地投资增长最快 2024年金额达2,110亿美元 同比增长73% 能源和采矿业投资下降28%和48% [3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绿地投资阶段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截至2024年超3万亿美元 但占GDP比重仅16.5% 低于发达经济体(54.2%)和发展中经济体(24.7%) [41][46] - 中国绿地投资经历三阶段:1.0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17年)以获取资源和基建为主 国企主导 2.0阶段(2018-2024年)以产能输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核心 民企参与度提升 3.0阶段(2025年起)聚焦供应链韧性和深度本土化 [48][51] - 2024年中国对外绿地投资金额达323.7亿美元 同比增长17.2% 为跨境并购规模的4倍 主要流向东南亚、欧洲和中东 [77][82][90] 投资区域与行业分布 - 东南亚、欧洲和中东是主要投资区域 2024年对欧洲投资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60.8%) 对中东投资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64%) [77][89][90]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达85.3% 2024年投资金额276亿美元 匈牙利、印尼、马来西亚为主要目的地 [95][96] - 行业分布以汽车、能源、金属矿产为主 2024年汽车行业投资111.7亿美元 占比34.5% 动力电池、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基建成为新增长点 [100][103][108] 投资主体与典型案例 - 民营企业在前十大绿地投资中数量占比60% 金额占比超50% 超过国有企业 宁德时代(匈牙利动力电池厂37.8亿美元)、中海油(圭亚那原油能源31.8亿美元)为2024年最大案例 [103][104] - 投资方式从自建工厂转向与当地企业合资、技术授权等模式 以规避美欧严格的投资审查 [115] 本土化与产业链延伸 - 企业注重深度本土化 覆盖研发、生产、营销、物流、售后全环节 并通过链主企业组织上下游配套出海 形成"研发—生产—服务"产业链联合体 [112][113] - 本地化运营从显性层面(产品、渠道)延伸至隐性层面(财税、内控、数据安全) 以提升合规性和竞争力 [112]
中国对外绿地投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本土化运营
毕马威·2025-09-16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