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创业板作为中大盘成长代表性宽基 凭借机构化特征和均衡的行业分布 直接受益于中风险资产收益回归及ETF资金流入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具备修复潜力 其后续表现关键取决于AI与新能源需求强度 同时北交所因制度优化和专精特新优势成为新兴成长板块的补充力量 [3][4][5][6][43] 创业板发展史与市场特征 - 创业板历史走势呈现规律性周期特征 启动依赖产业趋势形成 上涨伴随权重更迭 估值回归增长元年区间 例如互联网时代PE从30倍启动并回归 新能源时代PB从3.5倍启动并回归 [3][17][19] - 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周期中 创业板因4G落地和互联网+政策成为新兴产业核心舞台 但2016年后经历3年出清 源于货币收紧和监管变化 [13] - 2019-2021年新能源 创新药 5G 半导体等高景气行业推动第二轮上行 投资风格从成长溢价转向价值与成长并重 2022年起进入价值回归阶段 [14] 本轮上涨的差异化特征 - 行业权重呈现多元共存格局 信息技术权重从2016年51.3%降至2022年15.6% 2025年回升至40.4% 工业权重稳定在30-36% 新能源产业链仍是中坚力量 医疗保健占比10-23% [20] - 个股贡献集中 2025年8月1日至9月10日 前十家公司贡献涨幅超36% 其中光通信企业新易盛涨幅148.2%贡献10.1% 中际旭创涨幅146.3%贡献9.7% 天孚通信涨幅110.3%贡献2.1% PCB企业胜宏科技涨幅93.1%贡献3.3% 算力和高端制造为核心驱动力 [21] - 创业板对新兴产业代表性减弱 科创板和北交所分担前沿科技孕育角色 形成更稳定成长格局 [21] 估值修复逻辑与支撑因素 - 创业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PE为40倍 处于10年33%历史分位 横向对比具备性价比 ROE达12.81%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3.44% 营收增速7.40% [23][27] - ETF资金流入推动估值修复 2025年6-8月非宽基型ETF净流入累计2279亿元 行业ETF配置偏好加速龙头股资金集中 创业板覆盖新能源 半导体 医药和AI等多赛道 持续受益于增量资金 [29] 关键变量:AI与新能源需求 - 全球科技周期与GPU需求带动AI估值修复 半导体周期上行支撑科技机会 但GPU需求增量能否超越苹果耳机与汽车电子周期仍需验证 NV链企业如胜宏科技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毛利提升 股价走强反映高景气预期 [33] - 固态电池带动新能源第二增长曲线 工业板块权重超30%且新能源占比大 半固态电池为短期主流 锚定碳酸锂价格 全固态电池量产将转向金属锂等原料 海外锂电龙头雅保和智利矿业化工股价企稳回升 反映供需改善预期 [38][39] - 光伏海外需求回暖 SolarEdge 2025年二季度营收2.89亿美元 环比增32% 同比增9% 逆变器出货连续两季度破1GW 储能系统出货从180MWh升至247MWh 毛利率改善 [40] 北交所的定位与机会 - 北证50指数在1600点附近企稳 具备专精特新优势 行业高度集中于工业38.02% 信息技术23.05% 材料18.95%和医疗保健15.98% 合计超95% 流通市值小 弹性强 在液冷 电源 半导体及AI应用等领域集中 [43][44] - 制度持续优化 2023年《高质量建设北交所意见》明确战略定位 2025年修订发行承销细则 引入小额快速审核机制 推出专精特新指数 强化政策支持 [47][48]
投资策略专题:创业板进化论
开源证券·2025-09-16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