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构建了二永债交易择时的三维观测体系 通过交易热度 机构分歧度和交易空间指标来识别交易情绪和机会 当前二级资本债交易热度处于低位 机构分歧度较高 明确交易信号不明显 但存在超跌修复机会 [4][8][69] 二永主要交易方分析 - 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是二永债最活跃的交易机构 其中证券公司主导现券交易 2025年1-8月其买入二级资本债和银行永续债规模占比均值分别为44.0%和47.9% 虽较2024年下降4.7和3.4个百分点但仍为最大买入机构 同时卖出规模占比也达44.7%和47.8% 交易属性最强 [3][18] - 基金公司是重要交易构成 2025年1-8月买入二级资本债和银行永续债占比均值分别为24.6%和13.2% 对二级资本债的买入规模仅次于证券公司 但呈现"追涨杀跌"特征 牛市净买入为主 调整期卖盘力量占优 [3][19] - 银行理财配置属性强于交易属性 倾向于买入即持有 保险和银行整体属于配置盘 逢调整买入特征明显 [3][20][21] 交易热度衡量体系 - 交易热度=换手率+Δ换手率 其中Δ换手率反映内部等级或期限结构的切换 2023年以来二级资本债交易热度主要在0.40%-1.60%区间运行 多数时间落在0.50%-1.10% [5][43] - 2025年以来交易热度有中枢抬升趋势 4-5年期二级资本债热度提升最明显 股份行及城农商行波动性更大 [5][43] - 交易热度与信用利差多数时间呈正相关 市场急跌时"利率放大器"属性使抛盘增多热度陡升 调整末期情绪企稳时利差修复迅速热度较高 利差压缩至低位时热度回落 但受利率预期和市场情绪影响 部分时间相关性偏弱甚至为负 [5][48][49] 机构分歧度观测框架 - 机构分歧度=AVG(B%+S%)–ABS(B%-S%)-ABS((B-S)%-50%) 通过公募基金买卖数据构建 反映买卖盘的绝对和相对力量 [6][54] - 2023年以来当公募买卖量未明显增加或单边力量主导时 指标多低于20% 当买卖量显著增加且非单边主导时 指标多突破20%表明分歧加大 [6][57] - 2025年7月以来分歧度数值多次突破20% 对应债市震荡回调阶段交易难度较大 2-5年期品种分歧度与整体一致性较高 短端和超长端一致性较低 [6][57] 交易空间评估方法 - 通过对比各期限二永债信用利差的历史分位水平及与同等级同期限中短票的估值比价 判断利差调整或修复空间 [7][62] - 以3-4年期国有行二级资本债为例 2024年以来其信用利差分位数触及70%左右高点后多转向修复 触及0%-10%低点时积累调整风险 当跌回普信债曲线之上时存在流动性更好的交易机会 [63] 当前交易择时图谱 - 以二级资本债为例 当前交易热度低位运行 交易盘单边卖出力量占主导 信用利差虽小幅走阔但整体处于历史较低分位 明确交易信号不明显 但可把握相较于普通信用债超跌的修复机会 [8][69]
信用策略系列:二永交易择时再探讨
天风证券·2025-09-16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