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无人叉车作为智能物流核心设备,融合传统叉车与AGV技术,通过自动导航、避障与路径规划降低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更适合标准化、重复性场景[2] - 技术从AGV向AMR演进,AMR凭借高感知、自主导航与AI赋能加速普及,回本周期从2年降至1年以下[3][29] - 行业受人口红利减弱、政策推动、新工业革命需求及技术进步四大因素驱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2023年全球占比达45%[4][59] - 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国产化率较高,中游制造与集成竞争加剧,下游应用覆盖仓储物流、制造、港口等多领域[4][52] - 代表企业包括林德、杭叉智能等传统厂商,以及极智嘉、仙工智能等系统集成与控制器供应商,共同推动行业成熟[5][91][94][105][111] 技术演进与产品特性 - 无人叉车核心组成包括车体(20%成本)、定位导航装置(25%成本)、车载控制系统(16%成本)、电源装置(14%成本)等[13][15] - 平均价格明显下降,2018-2023年从约70万元降至约30万元,因规模化应用、供应链成熟及竞争加剧[16][17] - 导航方式多样,包括激光、视觉、二维码等,2022年AMR(激光SLAM+视觉SLAM)占比32.98%,二维码导航占比35.02%[25][43] - AMR导航依赖SLAM技术,激光SLAM适合工业高精度场景,视觉SLAM成本低且适应动态环境,两者趋向多传感器融合[3][34][37][40][44][45] 市场需求与规模 - 中国无人叉车出货量从2019年2700台(渗透率0.44%)增至2023年1.95万台(渗透率1.66%),预计2025年达3.9万台(渗透率3.17%)[4][66][67] - 2023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53亿美元,中国占23.85亿美元(45%),亚洲整体占比47%[4][59][63] - 应用行业以锂电(21%)、光伏(19%)、汽车汽配(13%)为主,场景包括生产线配送、仓储出入库、园区转运等[4][20][73][75] 竞争格局与企业动态 - 车体经历传统改装→专业化→新形态自主设计演进,控制系统采用"本地控制器+云端调度平台"架构[5][78][79][80][81][84][87] - 全球机器人控制系统市场2024年规模约800亿元,独立控制器销量2020-2024年复合增速84.4%[5][90] - 极智嘉2021年全球仓储机器人市占率第一,服务超1000家客户(耐克、沃尔玛、宝马等),覆盖40多国[5][105] - 仙工智能2024年控制器市场份额23.6%,产品适配300余种零部件,服务超1500家客户[5][111][112] - 传统企业如林德中国为凯傲集团亚太研发中心,杭叉智能提供仓配一体化方案;丰田、永恒力通过收购强化布局[5][91][93][94][97][98][100]
无人叉车:智造升级引擎,物流变革新支点
天风证券·2025-09-16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