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房企信用风险、债务重组与相关建议
中国银行·2025-09-18 13:18

行业融资与债务压力 - 2025年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销售额同比下降7.3%[6] - 房企到位资金同比下降8%,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微增0.2%,但利用外资下降11.5%,自筹资金下降8.9%[6] - 2025年1-7月65家典型房企融资总量2413.79亿元,同比减少26.6%[6] - 2025年房企债务到期规模达525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为偿债高峰约1574亿元[20] - 头部房企如万科短期债务达1582.8亿元,现金短债比低至0.48倍[21] 债务重组趋势与工具 - 境外债务重组呈现削债比例提高(如碧桂园方案削债超70%)、展期延长(最长11.5年)、票息降低(加权平均利率从6%降至2%)等特征[26][28] - 债转股成为主流化债工具,如融创近百亿美元境外债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方案[30] - 资产代币化创新案例涌现,如绿地香港项目通过代币化7天内回笼资金12亿港元[33] - 境内债务重组仍以展期为主,但部分企业如融创二次重组尝试削债,比例上限达57%[34][36] - 金科股份债务重整方案采用股权+信托+现金方式,普通债权综合清偿率22.36%[40] 多方协同与政策建议 - 建议金融机构通过共益债、重组类置换债券等工具加大纾困力度,并探索资产代币化应用[46][48] - 政府需减免重组税费、提供专项再贷款,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重组效率[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