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2 - 2026年全球铜供需经历“弱短缺 - 缺口扩大 - 缺口扩大 - 缺口缩小 - 缺口扩大”,中期铜价重心逐步上移,4Q25行情震荡中寻求上行突破,整体以震荡突破为主,年底警惕阶段回调风险 [4] - 套利关注沪铜正套(4Q25)、内外保持观望,单边逢低布局中线多单,套保在结构性行情、波动加剧情况下累购策略更优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关键因素 - 包括美元周期、关税预期、库存周期、扰动风险 [2] 美国关税影响 - 8月1日铜关税政策超预期变化,原料获阶段关税豁免,不必过度担忧铜库存外移风险,继续跟踪价差边际变化和美国LME库存交割情况,不构成短期强利空但限制短期铜价上涨弹性 [5] - 美国1 - 7月精炼铜库存同比增长超50万吨,库存外移需COMEX与LME负价差且覆盖成本,基本面需美国供需显著弱于其他市场 [5] - 2024年美国铜材净进口30万实物吨,2023年Wire Rod净进口38万金属吨 [5] 美联储政治化 - 短期弱美元 + 通胀抬升预期利多铜价,中长期严重通胀后期控制通胀将利空铜价 [6] - 美元信用转弱背景仍在发酵,历史上典型政治化阶段有二战、70年代美国滞胀,会牺牲通胀与本币价值,释放短期流动性 [8] 供给端 - 铜矿 - 部分主产国产量有变化,如智利2020 - 2026F产量从573万金属吨到570万金属吨,秘鲁从215万到286万等,合计产量从1369万到1593万 [9] - 全球主要生产商产量有增减,如紫金矿业2023 - 2025F产量变化,部分企业季度产量也有波动 [15][17] - 地缘冲突、政局不稳等使环境复杂扰动频发,警惕超预期风险 [13] 供给端 - 冷料 - 进口废铜结构变化,美国转口泰国、日本,欧洲、亚太增加使用,国产废铜供给不弱但加工受限,粗铜海外火法减产,铜锭进口激增 [19] - 再生铜加工利润承压,对比再生杆与阳极板利润 [19] 供给端 - 原料 - 中国铜原料供需缺口扩大,现阶段四季度高产难延续,原料进口和库存补充冶炼原料可持续性存忧,2024 - 2025E紫铜锭 + 27 [24] 供给端 - 精铜 - TC/RC现货加工费低位,关注新长协谈判,国内硫酸价格回落、人民币升值,4Q25 - 1Q26冶炼厂经营压力加剧 [28] - 盈利收缩但外部约束限制减产,国内反内卷政策施压,部分上市公司产量有变化 [32] - 海外冶炼厂原料短缺减产范围扩大,新一轮产能投放受原料限制,后续减产范围或扩大 [34] 需求端 - 宏观视角 - 经济处于“衰退”到“复苏”过渡,政策为流动性宽松 + 财政刺激,全球制造业或延续复苏,1H26或更明显 [44] 需求端 - 微观视角(国内) - 电力设备需求国网、南网投资高增长,地方项目弱,内需靠基建、外需加速,四季度或改善,关注“十五五”规划 [49] - 内需受消费刺激政策和天气因素影响,外需二季度转弱但亚太、中东偏强,家用空调排产和库存有变化 [56] - 地产周期中长与短周期有趋势,需求端分化、供给端收缩,关注政策和季节性,地产对铜需求拖累减弱 [60] 需求端 - 微观视角(海外) - 美国微观需求韧性强,实际需求年化增长率>5%,有多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法案计划 [68] - 欧洲终端需求分化,电力强、消费品弱;日本需求稳中有降;新兴市场C + B端需求双强,印度2Q25含废直接需求同比增19% [72] 新能源产业链 - 传统新能源(风 + 光)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需求偏强,新兴需求(AI、储能)强劲增长 [77] - 中性乐观模型下2023 - 2026F铜需求边际年增长有变化,如2023 + 75万金属吨等 [77][79] 供需平衡 - 2022 - 2026年全球铜供需经历“弱短缺 - 缺口扩大 - 缺口扩大 - 缺口缩小 - 缺口扩大”,处于库存去化周期 [4][80] 交易逻辑 - 主线交易逻辑包括美元、库存、制造业周期,不同场景组合影响铜价,如场景同步共振铜价阶段涨幅或超20% [85] - 副线交易逻辑有制造业景气度、政策、事件周期,部分场景共振铜价阶段跌幅或超20% [85]
四季度铜市场展望与策略
东证期货·2025-09-23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