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看期货:近一周卖方策略一致观点-20250923
国金证券·2025-09-23 19:27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股指期现套利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当股指期货的市场价格偏离其理论价格时,通过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低买高卖并持有至基差收敛而获得收益[4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分为正向套利和反向套利两种策略[45] - 正向套利(现货低估、期货高估):卖出期货合约,买入现货[45] - 反向套利(现货高估、期货低估):买入期货合约,卖出现货[45] - 套利收益率计算公式: - 正向套利:P=(FtSt)(St+FtMt)(1+rt)Tt360StCsFtCf)St+FtMtP={\frac{(F_{\mathrm{t}}-S_{\mathrm{t}})-(S_{\mathrm{t}}+F_{\mathrm{t}}M_{\mathrm{t}})(1+r_{\mathrm{t}})^{\frac{T-t}{360}}-S_{\mathrm{t}}C s-F_{\mathrm{t}}C f)}{S_{\mathrm{t}}+F_{\mathrm{t}}M_{\mathrm{t}}}}[46] - 反向套利:P=(StFt)(StMl+FtMf)(1+rf)Tt360StCsFtCfStrTt360)StMl+FtMfP={\frac{(S_{t}-F_{t})-(S_{t}M l+F_{t}M_{f})(1+r_{f})^{\frac{T-t}{360}}-S_{t}C s-F_{t}C f-S_{t}r^{\frac{T-t}{360}})}{S_{t}M l+F_{t}M_{f}}}[46] - 参数说明:StS_tFtF_t为t时刻现货与期货价格,STS_TFTF_T为T时刻价格,MfM_fMlM_l为期货与融券保证金比率,CsC_sCfC_f为现货与期货交易费用比率,rfr_f为无风险利率,rlr_l为融券年利率[46] - 参数取值:股指期货单边交易费用取万分之零点二三,现货单边交易费用取千分之一,期货和融券保证金分别为20%和50%,融券利率为年化10.6%[46] 2. 股利预估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历史分红规律预测分红点位,修正基差率以跟踪市场真实的基差率水平[4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分红预测方法:对于已实施/已公布分红预案的按实际计算,未公布的采用EPS×预测派息率[47] - EPS取值规则: - 预测时间t小于10月:使用上年度数据,EPS取年报披露EPS,未披露时取上年度12月31日的EPS_TTM[47] - 预测时间t大于10月:对明年分红预测,EPS取t时间的EPS_TTM[47] - 预测派息率确定方法: - 稳定派息公司:取过去三年派息率均值[52] - 不稳定派息但盈利公司:取上一年度派息率[52] - 未盈利、上市不足一年等:预测派息率为0[52] - 分红点位计算公式:分红点位 = ∑(每股分红 × 指数收盘价 × 成分股权重 / 成分股收盘价) = ∑(EPS × 预测派息率 × 指数收盘价 × 成分股权重 / 成分股收盘价)[5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基差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异程度[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差率=指数对应主力合约指数指数基差率 = \frac{指数对应主力合约 - 指数}{指数}[13] - 因子评价:基差变化与分红影响、投资者交易情绪的相关度较高[12] 2. 年化基差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将基差率年化处理,便于跨期比较[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年化基差率=指数对应当季合约指数指数÷剩余交易日天数×252年化基差率 = \frac{指数对应当季合约 - 指数}{指数} \div 剩余交易日天数 \times 252[15] 3. 跨期价差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不同期限期货合约之间的价格差异[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跨期价差率=当月合约价格下月合约价格当月合约价格跨期价差率 = \frac{当月合约价格 - 下月合约价格}{当月合约价格}[13] 模型的回测效果 注:研报中未提供具体的模型回测效果指标取值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基差率因子 - 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基差率:-0.664%[13] - 中证500期指主力合约基差率:0.223%[13] - 中证1000期指主力合约基差率:0.243%[13] - 上证50期指主力合约基差率:-1.879%[13] 2. 年化基差率因子 - 沪深300期指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4.66%[11] - 中证500期指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12.51%[11] - 中证1000期指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14.77%[11] - 上证50期指当季合约年化基差率:-0.06%[11] 3. 跨期价差率因子 - 沪深300期指跨期价差分位数:78.30%[11] - 中证500期指跨期价差分位数:73.30%[11] - 中证1000期指跨期价差分位数:84.20%[11] - 上证50期指跨期价差分位数:63.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