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算力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特别是智能算力需求增长迅猛,预计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复合增长率达46.2%[3][19] - 算力硬件市场需求持续增加,CPU、GPU、服务器等关键硬件规模均呈现显著增长[3][23][26][35] - 液冷技术作为高效散热解决方案,将随数据中心能耗攀升而迎来快速发展,IDC预测到2028年60%的数据中心将引入液冷等创新方案[3][36] - 报告重点关注北交所算力行业相关企业,特别是方盛股份(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和万源通(印刷电路板)两家公司[2][39][41] 算力行业分类与产业链 - 算力行业主要分为基础算力(基于CPU)、智能算力(基于GPU/FPGA/ASIC等AI芯片)和超算算力(超级计算机集群)三类[12][15] - 智能算力专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推理,随着AI应用开发需求迅速提升[12] - 算力硬件包括CPU、GPU、TPU等核心计算芯片,以及服务器、光模块、交换机等基础设施,技术正向异构计算、绿色低碳和国产化方向突破[13][16] - 算力产业链上游是芯片、设备及能源等生产硬件,中游通过数据中心集成硬件并以云服务等形式交付,下游涵盖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等应用行业[16][18] 中国算力规模增长预测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 EFLOPS,2028年将达到2,781.9 EFLOPS,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46.2%[3][19] - 预计2025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将达到85.8 EFLOPS,2028年将达到140.1 EFLOPS,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8.8%[3][20] 算力硬件市场需求 - CPU: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160.32亿元(同比+6.47%),预计2025年增长至2,484亿元[3][23] - GPU: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1,073亿元(同比+32.96%),预计2025年增长至1,200亿元[3][26] - FPGA: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79亿元(同比+11.64%),预计2025年增长至312亿元[27][30] - 光模块: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606亿元(同比+12.22%),预计2025年增长至700亿元[31] - 服务器: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492.1亿元(同比+41.25%),预计2025年增长至2,823.5亿元[35] 液冷技术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IT能耗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达77.7 TWh(为2023年两倍),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146.2 TWh,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44.8%[3][36] - 高密度机架能耗超出传统风冷技术散热能力,液冷技术成为重要解决方案[3][36] 北交所算力行业企业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25日,北交所有5家算力行业相关企业[38][41] - 方盛股份主营换热器和换热系统,2025年上半年板翅式换热器业务收入占比68.57%,换热系统业务占比28.45%,并布局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等新兴领域[2][42][44] - 万源通主营印刷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上半年多层板、双面板、单面板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3.54%、29.70%、18.72%[2][55][57] 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情况 - 方盛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1.80亿元(同比+15.41%),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27.47%),毛利率19.74%[48][52] - 万源通:2025年上半年营收5.41亿元(同比+16.40%),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7.56%),毛利率21.36%[60][64][65]
北交所专题报告:算力需求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