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后期供应充足,生猪现货四季度依然承压,季节性消费及二育入场可能带来阶段性反弹,但难有太高上涨空间,目前期货整体升水,后市维持震荡偏空思路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三季度以来,生猪现货市场下跌为主,河南地区现货价由季初 15.34 元/公斤跌至接近 12.5 元/公斤,跌幅近 3 元;期货 8 月反内卷交易后因政策兑现不及预期进入挤升水阶段,生猪供应量较大决定猪价弱势,政策产能调控预期对已上市合约影响有限,盘面高升水难持续 [3] 生猪供需分析 仔猪数据显示后期出栏压力仍大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 2024 年 11 月达 4080 万头后震荡回落,商业机构样本企业能繁存栏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6 月增加,7、8 月减少,按周期推算到 2026 年 4 月国内生猪供应潜力充足,5、6 月或小幅减少;9 月仔猪价格跌至成本线以下,国家引导去产能,后期能繁母猪或下降,利于缓解明年 7 月后供应压力;年初到 5 月仔猪出生量环比增加,6 - 8 月商业机构有分化但减少幅度不大,意味着到 2025 年 11 月出栏压力逐步增加,到 2026 年 2 月不会大幅缩减 [5] 饲料销量侧面印证生猪存栏上升 - 2025 年 3 - 8 月仔猪料、教保料销量总体稳中有增,环比增幅略低于 2024 年但好于 2023 年;7、8 月育肥猪料环比增速略低于 2023 年和 2024 年同期,可能与二育减少有关,社会猪源存栏整体增加但边际增幅略低于去年 [8] 二次育肥受抑制 散户育肥舍利用率下降 - 全国生猪出栏均重 9 月进入季节性增重阶段,目前 124.5 公斤左右,同比中性偏高水平;散户均重 2 月以来增加,9 月达高位且同比偏高,集团场生猪均重 6 月开始回落,9 月触底回升但幅度不大;9 月肥标猪价差处于同期中性水平,肥猪供应相对充足;近两年二次育肥理性,今年政策引导下头部企业控制二育流向生猪销售、避免压栏,中小型企业仍有部分二育猪外销;8 月以来二育栏舍利用率连续下跌到偏低水平,关注长假后是否有新一波二育补栏 [10][12] 屠宰量增加明显 需求承接有限 - 全国生猪屠宰量较上年明显增加,7 月以来屠宰毛利率明显回升,9 月回到近年同期偏高位;9 月冻品库容利用率连续回升,与鲜销率低位交叉验证,反映终端消费不振,不能有效承接供应增加 [14] 行业入亏损区间 成本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 - 2025 年三季度以来猪价走弱,养殖利润恶化,全国均价跌破 13 元关口,自繁自养模式养殖利润进入亏损区间;近期仔猪价格下跌,9 月下旬外购仔猪预期出栏成本降至 12.15 元;豆粕、玉米价格处于低位,饲料成本进一步下降空间小,后期生猪低价压制利润 [19] 结论及行情展望 - 10 月至次年 2 月是出栏压力兑现阶段,10、11 月出栏环比增幅大且碰上需求弱势阶段,供需矛盾或上升;7、8 月育肥料销量环比增速好,存栏逐步增加;大型集团出栏均重降至合理水平,散户大猪消化慢;四季度消费回升,影响取决于供应匹配程度;二次育肥舍利用率降至偏低水平,关注 10 月季节性低点后是否有二轮入场 [23]
四季度供应压力仍大,猪价难有乐观表现
国信期货·2025-09-26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