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围绕公募基金绿色投资的定性分析,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测试与回测。报告的核心是使用“绿色收入占比”作为度量指标来分析基金的绿色投资特征。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绿色收入占比[51] * 因子构建思路:该因子用于对“绿色”进行可量化的界定,衡量上市公司总收入中,来自能够直接对标政策文件(如《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认定为绿色活动的收入所占比例[5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研究报告使用的绿色收入数据由专业数据供应商生成,生成过程是基于《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对上市公司行业收入进行打标签[51]。该指标具体应用于基金分析时,衍生出以下两个核心度量指标: * 加权平均绿色收入比例:将成分股的“绿色收入占比”与基金池对该股票的持仓权重相乘并加总,衡量基金池在股票投资上的每一元资金平均对应的绿色收入比例[58]。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 表示基金对股票 的持仓权重, 表示股票 的绿色收入占比。 * 基金归属绿色收入总额(单位净值绿色收入贡献):以基金池对单只股票的市值持仓占该企业总市值的比例为“归属因子”,将企业的绿色收入“归属”至基金池[58]。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因子评价:该指标被认为是可测量、可比较、且与政策导向紧密对齐的硬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参与绿色经济的深度与广度,为检验绿色属性与投资价值的关系提供了坚实基础[51]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涉及量化模型的回测效果)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绿色收入占比”因子在选股或组合构建中的传统量化回测结果,如IC值、IR值、多空收益等。报告主要展示了应用该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组分析的结果) 1. 绿色收入占比因子的应用分析结果: * 绿色基金池整体水平:2025年上半年,绿色基金池的加权平均绿色收入比例为21.22%,单位净值绿色收入贡献约为0.06元[58]。该值显著高于同期沪深300(约10.43%)与中证800(约9.73%)[58] * 绿色主题基金分组表现:根据“加权平均绿色收入比例”将所有基金由浅绿至深绿分成五组,最深绿组(组5)的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在2024年达到61.39%,远高于最浅绿组(组1)的24.05%,但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回落[79][82]。深绿基金(组4、5)的重仓行业从2020年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汽车)转向2025年上半年的“电力设备+公用事业”(组5中两者合计占比85.58%)[83][86][87] * 分组业绩表现:报告指出,基金组合的绿色成色与其业绩表现(收益、最大回撤、夏普比率)之间,并未呈现稳定、一致的关系[89]。深绿基金的业绩主要受其重仓赛道(如电力设备)的周期性波动驱动,而非“绿色”属性本身[89]
ESG系列研究之十四:金融助力绿色转型征程(一):公募基金绿色投资五年演进与展望
招商证券·2025-09-29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