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台化、智能体、与算力模型矩阵:OpenAIDevDay2025:从“应用”到“平台”的三大战略
海通国际证券·2025-10-08 2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特定行业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OpenAI 在 DevDay 2025 上明确了三大战略重点,标志着其从单一“应用”向“应用平台”的战略升级 [1][2] - 核心战略包括推动 ChatGPT 平台化、构建生产级智能体体系以及升级模型与算力基础设施 [1] - 通过“平台化入口 + 智能体生态 + 多模态内容生成 + 工程工具链 + 规模化算力”的协同推进,OpenAI 已勾勒出其下一阶段的完整战略路径与商业化蓝图 [5] 平台化战略 - 正式推出“ChatGPT内置应用”功能,用户可在对话界面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服务 [2] - 开发者可利用基于 MCP 开放标准的 Apps SDK 进行应用构建与分发 [1][2] - 包括 Bookingcom、Canva、Coursera、Figma、Expedia、Spotify 及 Zillow 在内的首批合作伙伴已率先接入 [2] - 该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应用分发通道,可直接触达超过 8 亿的周活跃用户 [2][5] 智能体生产体系 - 正式发布 AgentKit,这是一套涵盖智能体编排与落地的全流程工具集 [1][3] - AgentKit 集成了可视化的 Agent Builder、统一治理的数据连接器注册中心、便于产品嵌入的 ChatKit 以及系统化的评估体系 [3] - 强化式微调技术已向 o4-mini 开放,并对 GPT-5 处于私人测试阶段,该技术支持定制工具调用与评分准则 [3] - 目标是构建具备“可控、可评、可运维”特性的生产级智能体体系 [3] 模型与能力矩阵升级 - GPT-5 Pro 已正式纳入 API,面向高精度任务场景 [1][4] - 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 进入 API 生态,扩展多模态能力 [1][4] - 推出具备显著成本优势的 gpt-realtime-mini 和 gpt-image-1-mini,价格较同类大模型分别降低约 70% 和约 80% [4] - Codex 已全面可用,新增 Slack 集成、Codex SDK 及企业级管控功能 [4] - 共同构建起覆盖“实时多模态交互—代码生产—媒体生成”的完整能力链条,并实现更精细化的价格分层 [4] 算力与生态基础设施 - 宣布与 AMD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计划构建总规模达 6GW 的 GPU 算力集群 [1][5] - 首批 1GW 算力将基于 AMD Instinct MI450 芯片,预计自 2026 年下半年起逐步交付 [5] - 合作条款中包含与实现关键技术里程碑挂钩的期权安排 [5] - 当前平台生态繁荣,拥有 400 万开发者、超过 8 亿的周活跃用户,以及 API 每分钟处理约 60 亿 token 的吞吐能力 [1][5] - 算力布局旨在支撑需求侧应用生态的持续扩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