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2025年港股市场策略,核心探讨南向资金的结构性指引作用、港股风格因子的轮动规律及其在行业配置中的应用,并分析了IPO新规、双柜台模式及地产行业等政策利好带来的投资机会 [1][19] 南向资金分析 - 2025年1-8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达9790亿港币,超过2024年全年的8079亿港币,成交占比中枢持续抬升 [2][24] - 南向整体净买入与恒生指数日涨跌幅呈微弱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其择时效果较差,例如恒指3月19日见顶后南向仍持续流入,仅在3月20日净卖出4.1亿港币 [2][24] - 在个股层面,南向净买入金额top10%个股年化收益达12.08%,显著高于均值2.61%及后10%组的-2.94%,经成交额调整后单调性更佳,近期增持标的包括阿里巴巴-W、百济神州、中国太保等 [3][29] - 在行业层面,南向净买入金额/成交额指标的多头效果显著,top3行业年化收益11.64%,远高于均值4.14%,其中top1行业年化收益高达30.62%,当前商贸零售为净买入规模及市值比双料第一 [4][32] 港股风格因子与行业轮动 - 风格因子测试覆盖价值、动量、低波、成长、质量等类别,成长因子和长端动量表现突出,低波因子长期有效但超额回撤集中于牛市阶段 [5][6][48][50][53][58][60] - 价值因子(如pe_ttm、pb_lf)选股能力较弱,主要占优区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Q1、2021年2月及2024年9月底至11月,低估值行业集中于钢铁、煤炭、银行等 [38][40][41][43][44] - 动量因子中长端动量选股效果最佳,多头组年化收益12.48%,显著高于均值1.85%,但在市场拐点区间如2021年2月中旬失效 [48][49] - 低波因子多头年化收益5.8%,空头组年化收益-16.98%,稳定集中于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 [50][51] - 成长因子以eps_ttm同比效果最优,营收同比空头效果较佳,2018年至2021年5月显著占优 [53][56][57][58] - 质量因子(如roe及稳定性)超额收益轮动明显,2019年至2020年2月受青睐,2021年5月脉冲上行后下跌,2025年2月以来再次筑底向上 [60][61][63][64] - 风格轮动策略在个股层面年化收益达66.67%,行业层面多头组年化收益30.72%,远优于基准6.02%,2024年以来占优因子主要为低波、动量及成长 [6][65][66][68][69][70][71] 港股IPO与政策利好 - 2025年港股IPO热潮延续,截至6月30日43家公司上市,IPO规模达1067.13亿港币,超过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币,恒瑞医药募资113亿港元,宁德时代募资410亿港元有望成全球最大IPO [7][71][72][73][74] - 港股通有望纳入人民币-港币双柜台模式,截至2025年7月31日24只双柜台股票港币柜台累计成交额24.39万亿港元,人民币柜台累计成交额513.62亿元,技术准备进展顺利将提升交易便利性 [8][78][80][81][82][85][86] - 港股地产受益于政策撤销辣招、低息环境及财富效应,2024年2月28日全面取消额外印花税等税费,2025年5月金管局注资1294.02亿港币导致隔夜Hibor利率从4.3%暴跌至0.098%,刺激购房需求 [11][87][89][90][91][92][93][94][95][96][97][98] - 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2025年3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回升,中原城市领先指数阶段性触底,租金回报率升至3.7%,一手住宅成交同比高增172.45% [11][12][92][93][94][95][96][97][98]
港股四季度策略展望:寻找港股新路标
 华鑫证券·2025-10-0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