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程 10月主动选股
华创证券·2025-10-09 22:5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市值因子[2][16][21][23]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宏观数据(如M1、PPI、汇率)和市场表现(如指数相对收益)来判断不同市值风格(小盘、中盘、大盘)的未来表现[2][16][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研报中未提供该因子的具体计算公式和构建步骤,主要是基于宏观逻辑和市场观察进行定性判断 2.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2][21][23]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财报窗口期和增量资金流向,判断市场对成长风格的偏好[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研报中未提供该因子的具体计算公式和构建步骤,主要是基于事件驱动(三季报)和资金流(ETF流入)进行定性判断 3. 因子名称:Beta因子[2][21] * 因子构建思路:根据市场表现,识别高弹性股票受青睐的程度[2][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研报中未提供该因子的具体计算公式和构建步骤,其表现通过观察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得出 4.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2][21] * 因子构建思路:根据市场表现,识别波动率因子表现突出的情况[2][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研报中未提供该因子的具体计算公式和构建步骤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研报中未提供上述因子的具体量化回测指标,如IC值、IR等,仅提供了定性表现描述,因此本部分无具体数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