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行业:当成长逻辑占优之际,大周期来临
长江证券·2025-10-10 18:4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此评级 [8] 核心观点 - 本轮存储周期的核心变化是AI拉动存储需求持续攀升,行业逻辑正从供给端控产驱动的涨价周期,转向AI需求拉动下供给缺口逐步形成的产业大周期 [2][6] - 当存储行业成长逻辑持续占优之际,报告持续看好存储行业的确定性机遇 [2][6] - 看好需求成长+价格周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的模组、存储设计公司,以及国内原厂扩产逻辑下长鑫/长存产业链的核心标的 [12] 需求端分析 - 就HDD和SSD而言,大模型"训练-推理-训练"正循环效应持续落地,大量数据产生激发对存储需求的持续扩张 [12] - 数据存储基石的Nearline HDD已出现供应短缺,当前交期已延长至52周以上 [12] - 北美CSP厂商基于需求维度进一步锁定机械硬盘原厂2026年相应产能 [12] - 伴随着推理场景持续落地,数据存储需求将持续增长,或将进一步带动对HDD及SSD需求的持续扩容 [12] - 就DRAM而言,HBM伴随着GPU/ASIC搭载容量提升和出货量增长,需求呈现持续确定性增长并有效挤占产能 [12] - Server DRAM(如DDR5等)伴随着搭载量提升亦呈持续增长 [12] - 展望后续,若AI PC、AI手机等AI端侧进一步落地,DRAM整体需求亦有望呈现进一步增长 [12] 供给端分析 - 过去几年,存储原厂未形成有效规模产能的释放,更多是基于确定性AI相关需求,将现有产能逐步向AI存储倾斜(如HBM、DDR5、QLC NAND Flash等) [12] - 由于新增产能开出周期较长,原厂依赖于稼动率提升形成的有效供给释放相对刚性 [12] 供需综合判断与价格展望 - 区别于此前的存储周期,本轮存储周期的核心变化是AI拉动存储需求正持续攀升,行业周期正从供给控产驱动的价格周期向需求成长下供给缺口逐步形成的产业大周期演绎 [12] - 展望2026年,存储市场有望在AI强劲需求刺激下,原厂产能持续向server产品倾斜,挤占消费级供给 [12] - 据TrendForce预估,2026年存储有望持续实现价格上扬 [12] - 具体价格涨幅预测:25Q4 Server市场NAND价格环比涨幅预估为10%,DDR5为10-15%,DDR4为15-20%;Mobile市场NAND为5-10%,LPDDR5/X及LPDDR4/X均为10-15%;PC市场NAND为5-10%,LPDDR5/DDR5为10-15% [22] 产业链相关数据 - Nearline HDD交付周期为52周,ASP为0.015美元/GB,最大容量32TB [16] - QLC SSD交付周期为8周,ASP为0.05-0.06美元/GB,最大容量122TB,相较于HDD能节约30%能耗 [16] - 存储原厂毛利率在18年周期高点达到66% [21] - 报告列出了存储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模组&分销公司(如德明利、江波龙等)、利基存储(如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等)、配套产业链(如澜起科技、聚辰股份等)、长鑫/长存产业链(如精智达、雅克科技等)以及封测公司(如深科技)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