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银行的故事:资负篇
天风证券·2025-10-12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并维持此评级 [7] 报告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配置行为在国有大行中具有显著独特性,其“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三性平衡中,盈利性优先于流动性,对规模增长的诉求高于同业 [2] - 农业银行的强势表现源于其“县域金融”战略的成功,该战略使其在信贷扩张和金市业务上领跑,但也带来了较大的流动性管理压力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2][36][60][73] - 农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行为对同业(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产生了显著影响,加剧了银行业竞争格局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 [4][5][6][16] 农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主要特点 - 资产配置强度大、质量高、久期长:凭借县域金融优势,农业银行信贷强度在国有大行中持续领先,债券投资以一级市场配置为主,AC账户政府债持仓比例高(89%)、久期长 [2][60][63][73] - 存款管理受政策影响大:手工补息整改后,农业银行一般性存款增速下滑幅度位居四大行之首(2025H1为8.29%,较整改前降幅近4个百分点),对公活期存款拖累显著 [78][81][83] - 对同业存款依赖度高:农业银行是同业存款吸收“大户”,受监管政策影响最大,其同业存款“吞吐”规模在国有大行中位居首位,且活期增长最弱、定期久期最长 [87][89][92][95] - 流动性缺口压力具有季节性:资负缺口压力最大时点集中在1-2月份及10-11月份,但近年来Q4压力出现边际缓解 [2][96][99] - 超储管理激进:农业银行超储率常年低于全部金融机构和可比同业均值水平,日间流动性管理较为“激进” [3][6] - 司库工具运用充分:为平衡过大的资负缺口,农业银行司库在负债端大规模吸收同业负债和货币政策工具,在资产端通过大规模吞吐净融出调剂资金余缺 [3][6] 农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的影响 - 加剧国有大行同业对标与司库压力:农业银行的“头雁”效应引领国有大行加强信贷投放强度对标,导致司库在多目标管理下出现融出价格与吸收负债“倒挂”,2025年司库亏损金额有扩大之势 [4][34] - 推动股份制银行行为“脱钩”: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开门红后持续负增长,资产运用压力下降导致其同业存单净融资显著缩量,2025Q1-Q3 1Y同业存单净融资超过-10000亿元,创历史新低,主动降久期诉求显著高于国有大行 [5] - 加剧农商行金市错配:农商行在信贷缩表压力小于股份行的背景下,一般性存款增长自2025Q2大幅放缓,金市加大长久期利率债配置并压降同业资产,导致久期错配加剧,更依赖低资金利率环境 [6] 农业银行信贷扩张基因分析 - 县域金融为核心优势:截至2025H1,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近11万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达40.4%,增速高达12.2%,呈现“高利差(高于全行近20bp)、低不良(1.2%)”特点 [36][38][59] - 信贷总量与结构领先: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贷款同比增速9.63%,领先其他三大行均值1.19个百分点,近5年复合增速12.95%;零售贷款占比34.94%保持四大行最高,且涉房类贷款占比最低 [41][42][46] - 信贷投放节奏前置:农业银行信贷前置倾向显著,Q4信贷占比已低于10%,有助于缓释传统Q4的资金面压力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