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新三板市场当前面临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下降等挑战,但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塔基”,其整体企业质量和规模在持续提升,尤其聚集了大量“专精特新”企业,是潜在的投资“金矿”,未来改革重点在于通过深化与北交所的联动及改善交易机制来破局 [1][3][4] 新三板市场现状与挑战 - 新三板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基础层-创新层”分层体系,截至2025年9月22日挂牌企业6022家,创新层占比38.53% [3] - 市场挂牌企业数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11645家后回落,截至2025年8月降至6009家;总市值在2017年高点后回落,2025年8月为22763.9亿元,市盈率16.75倍 [3] - 市场面临流动性不足问题:做市交易标的占比仅3.59%,2025年创新层日均换手率0.17%,个股日均成交额20万元,远低于北交所的11.63%和1.15亿元 [3][38][39] - 融资以定增为主,2024年募资均值6191.20万元,2025年回落至3576.70万元;定增募资总额在2015年达607.60亿元高点后波动下降 [3][44] 新三板企业质量与投资机会 - 新挂牌企业质量大幅提升:2007年挂牌企业前一年营收均值3386.14万元,2025年新挂牌企业该均值已提升至9.02亿元;前一年归母净利润均值从656.82万元提升至6814.25万元 [3][48][50] - 企业业绩呈现两极分化:2024年营收在1亿元以下的占比44.07%,超过50亿元的有17家;亏损企业占比34.71%,归母净利润超过2亿元的有54家,超过3亿元的有23家 [3][53][57][59] - 行业分布广泛,聚集于软件服务(16%)、机械(11%)、硬件设备(8%)、化工(8%)等领域 [3][62] - 新三板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要聚集地,截至2025年9月22日共有728家,多处于创新层,行业集中于机械(22%)、硬件设备(14%)、化工(13%)、电气设备(9%)和软件服务(9%)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3][73][77][81] 改革展望与海外借鉴 - “深改十九条”旨在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化布局,通过优化上市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互联互通等举措,如优化新三板挂牌公司申报北交所上市的辅导要求,探索优质公司快捷升级制度 [4][86][90] - 美国OTC市场在2025年进行了结构性改革,通过精细化分层(划分为OTCQX、OTCQB、OTCID和Pink Limited Market四个层级)从粗放模糊转向规范透明,为新三板市场发展提供参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信息成本 [4][95][98]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新三板策略:布局专精特新“金矿”,静待流动性改革破局
开源证券·2025-10-12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