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生物:FGF21:海外MNC抢滩的MASH明星靶点
华福证券·2025-10-12 16:4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8] 核心观点 - FGF21是海外跨国药企(MNC)重点布局的MASH(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明星靶点,国内相关企业有望实现映射[3][5] - MASH为全球常见肝病,远期全球患者人数或达近5亿人,药物市场或超300亿美元[5][17] - FGF21靶点展现出“一站式”解决MASH核心问题的巨大潜力,可显著降低肝脂、改善炎症、并逆转肝纤维化[5][23] - 海外近期有大额BD落地,显示MNC对该靶点的高度认可,包括诺和诺德47亿美元现金收购Akero Therapeutics,以及罗氏以最高35亿美元收购89bio[5][30] - FGF21全球研发格局较好,内卷程度低,国内企业如中国生物制药、东阳光药、华东医药的研发管线进度值得关注[5][27]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本周(2025年9月29日-2025年10月10日)中信医药指数上涨0.3%,跑输沪深300指数1.2个百分点,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4位[4][42] - 2025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3.0%,跑赢沪深300指数5.7个百分点,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2位[4][42] - 医药子板块表现:医疗器械+1.7%,生物医药III +0.9%,中成药+0.8%,医疗服务+0.4%,医药流通-0.1%,化学原料药-0.3%,化学制剂-1.4%[47] - 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振德医疗(+31.8%)、万邦德(+21.2%)、常山药业(+12.9%)、信邦制药(+10.5%)、大博医疗(+10.4%)[4][59]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30.38倍(TTM),医药行业相对同花顺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溢价率为15.89%[53] MASH疾病市场与FGF21靶点潜力 - MASH是由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进展而来的肝脏疾病,可演变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17] - 最新指南估计MASH的全球患病率精确至5%–7%,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30年全球MASH患病人群将达4.86亿人,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2亿美元[17] - MASH在研管线及靶点众多,GLP-1、FXR、FGF-21等靶点较为热门,不同靶点可实现抗炎、调节代谢、抗纤维化和减少热量摄入等不同效果[5][20] - FGF21是FGF超家族中的内分泌成员,可通过多重、协同的作用机制精准靶向MASH的核心病理环节,在肝脏中促进脂肪减少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在脂肪组织中促进脂肪分解与能量消耗,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食欲与能量偏好[23] 全球及国内FGF21研发格局 - 全球FGF21靶点针对MASH的研发管线内卷程度相对较低[25] - 单靶点方面:海外efruxifermin(Akero Therapeutics)和pegozafermin(89bio)处于美国临床III期;国内正大天晴AP025处于II期临床,进度领先[27] - 多靶点方面:海外fazpilodemab(罗氏)处于美国II期;国内东阳光药HEC88473(FGF21/GLP-1-Fc融合蛋白)和华东医药/道尔生物DR10624(FGF21/GLP-1R/GCGR融合蛋白)处于临床II期[27] 国内重点公司及研发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拥有单靶FGF21(AP025)和双靶FGF21/GLP-1(AP026)在国内及部分亚洲地区权益,AP025国内进度最快,处于II期阶段[5][31] - 东阳光药:HEC88473(FGF21/GLP-1-Fc融合蛋白)国内临床II期,中国Ib/IIa期临床数据显示治疗5周后最优剂量组肝脏脂肪降低-47%,对比安慰剂组-15%[5][32] - 华东医药:通过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开发三靶FGF21/GLP-1R/GCGR融合蛋白DR10624,国内II期,新西兰Ib/IIa期临床显示治疗12周后最优剂量组肝脏脂肪降低-79%,对比安慰剂组-26%[5][38] 中短期投资思考 - 当前重点关注三季报预期,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如CXO和上游相对较好[6] - 创新药主线短期情绪较弱,但产业趋势仍在,预计25年第四季度或有第二波行情,主要催化因素包括10月中下旬ESMO等会议可能读出超预期数据,以及第四季度可能落地的BD交易[6] - 中长期角度,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有商业化能力的BioPharma、有潜在大BD的标的、前沿技术)、医疗器械(政策拐点、估值底部)以及业绩好的标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