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凯来参展并有望带来惊喜,看好自主可控、算力需求和端侧AI硬件创新浪潮
兴业证券·2025-10-12 18: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电子行业的投资评级,但表达了对多个细分领域的积极看法,并推荐了具体公司[3][21][22][23][24] 报告核心观点 - AI算力需求爆发是核心驱动力,OpenAI签署了约1万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将在未来十年提供超过20吉瓦算力,相当于20座核电站的发电功率,部署每1吉瓦AI算力成本约500亿美元[3][21] - 端侧AI硬件创新浪潮开启,折叠机铰链应用、3D打印渗透、AI Phone换机周期、耳机/眼镜作为AI Agent载体等将带来增长机会[3][22][23] - 上游半导体领域呈现复苏趋势,包括被动元件、数字SoC、射频、存储、封测、面板等环节,OLED面板收入预计2026年强劲反弹[3][23] - 自主可控是长期主线,关注国产设备先进工艺突破与验证,以及CoWoS、HBM等先进封装需求[3][24] 行情回顾总结 - 本期(10月9日-10月10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下跌2.63%,表现差于市场整体(沪深300指数下跌0.51%),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30/31[10][13] - 电子行业486家上市公司中,135家上涨,351家下跌;涨幅前五为云汉芯城(21.81%)、灿芯股份(17.98%)、雅克科技(15.17%)、深科技(13.81%)、通富微电(13.52%);跌幅前五为太龙股份(-14.67%)、聚辰股份(-13.46%)、联芸科技(-12.61%)、方邦股份(-11.61%)、敏芯股份(-11.04%)[10][14] 子行业新闻总结 半导体 - 英特尔CEO陈立武强调代工业务目标“增加3倍”,先进封装是巨大机遇;SEMI预测美国半导体投资将从2027年起超越中国和韩国[15] - 德国政府宣布削减30亿欧元(约35亿美元)半导体产业补贴,影响其减少对亚洲依赖的战略[15] - Cadence与台积电合作推出支持N3、N2、A16工艺及3DFabric的AI芯片与3D-IC设计流程[16] - 我国对锂电池、锂材和相关设备实施出口管制,11月8日生效[16] AI、物联网、汽车电子 - 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要求英伟达、AMD优先供货美国企业,再向中国出口[17] - 因电动车销量下滑,福特推迟从澳洲矿商Liontown购买锂资源,交付量减半至256,250吨[17][18] 创新电子&智能穿戴 - XR健身开发商Odders Lab获战略投资,布局AR智能眼镜领域[18] - 三星带屏智能眼镜预计2026年初发布,注重人体工学设计[18] 手机&5G -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5年OLED面板总收入小幅下降,2026年强劲反弹;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2%[19] - 北京大学团队基于阵列碳纳米管研制出截止频率超过1THz的晶体管,展示太赫兹应用潜力[19][20] LCD、LED - LGD 65英寸OLED电视面板成本预计快降至500美元以下[20] - 全新纯电保时捷卡宴将采用曲面OLED屏,整合空调功能[20] 行业投资策略与周观点总结 - 看好算力需求带动的服务器、AI芯片、光芯片、存储、PCB等环节,建议关注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工业富联、寒武纪-U、海光信息、兴森科技、澜起科技、聚辰股份等;GB300系列有望标配超级电容器,关注江海股份[3][21] - 3D打印在消费电子渗透加速,关注华曙高科、铂力特等;端侧AI关注歌尔股份、漫步者、恒玄科技等;看好AI Phone换机周期,推荐鹏鼎控股、立讯精密,关注蓝思科技、水晶光电等[3][22][23] - 上游领域复苏,被动元件关注三环集团、顺络电子等;射频芯片推荐卓胜微;存储关注兆易创新、普冉股份;封测关注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等[3][23] - 自主可控主线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先进封装关注精智达、芯源微、华海诚科等[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