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周观察(10月第1期):市场高低切,周期品领涨
国信证券·2025-10-12 20:23

核心观点总结 - 全球主要权益市场在近一周(2025年10月6日至10月10日)呈现跌多涨少的格局,美股、欧洲股市、港股及印度市场整体下跌,而日韩股市表现相对较好,其中日经225指数上涨5.07%,领涨主流宽基指数[2][8] - A股市场出现高低切换现象,价值风格显著优于成长风格,中盘价值指数上涨2.76%,估值抬升幅度超过0.4倍;从估值性价比看,大盘价值在短中期(1年、3年滚动分位数均值分别为53.7%、76.7%)相对占优,而大盘成长在长期(5年滚动分位数均值为48.0%)更具优势,小盘成长估值性价比最低,其1年、3年、5年滚动分位数均值分别高达97.12%、99.04%、99.42%[2][24] - 行业层面分化显著,上游周期行业及支持服务普遍上涨,而TMT和电力设备板块整体下跌;估值变动与价格同步,电力设备、电子、计算机、传媒等行业估值收缩超过1倍,钢铁、有色金属估值扩张超过1倍[2][46] - 必选消费行业估值性价比凸显,食品饮料行业1年、3年、5年四项估值分位数均值仅为36.06%、19.66%、11.81%,农林牧渔为64.25%、39.32%、27.17%,估值修复空间较大;TMT板块估值虽处于高位,但节后回撤后短期性价比略有改善[2][48] - 新兴产业内部高低切换明显,核电指数涨幅超过5%,而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表现不佳;估值波动剧烈,预增股指数PE扩张幅度最大(+38.12倍),集成电路估值收缩幅度较大(-6.61倍)[2][56] 全球估值跟踪对比 - 美股主要指数估值普遍下挫,纳斯达克指数PE下降1.52倍至42.06倍,纳斯达克100指数PE下降1.25倍至35.92倍,标普500指数PE下降0.86倍至28.97倍[7] - 日经225指数PE扩张1.04倍至21.48倍,PB扩张0.12倍至2.51倍;印度SENSEX30指数PE扩张0.36倍至22.82倍,其当前估值分位数处于相对低位[7][8] - 港股市场估值收缩,恒生指数PE下降0.28倍至11.95倍,恒生科技指数PE下降1.29倍至23.82倍,其滚动三年PE分位数已降至60%以下[7][8] - 估值分位数显示,除印度SENSEX30低于2010年以来中位数外,日经225位于中位数和75%分位数之间,其他主要指数估值分位数均高于75%水平[11][15][18] A股宽基估值跟踪 - A股核心宽基指数涨跌互现,估值温和波动;规模宽基中,中证500下跌0.19%表现相对最优,中证100下跌0.7%领跌;风格宽基中,中盘价值上涨2.76%,估值抬升0.42倍[22][23] - 主要宽基指数PE、PB、PS分位数大多位于近一年99%以上高位,但PCF分位数仍处低位(20%-50%);小盘成长估值性价比极低,其各项估值指标分位数均接近100%[24][25] - 估值绝对值显示,成长风格PE高于价值风格(如国证成长22.83倍 vs 国证价值9.62倍),小盘PE高于大盘(小盘指数37.40倍 vs 大盘指数16.82倍)[22][30] - 分位数视角下,三大核心宽基(沪深300、上证指数、万得全A)PE均高于2010年以来75%分位数;沪深300PB为1.48倍,低于中位数水平,其他指数PB多位于中位数至75%分位数之间[30][35] A股行业及赛道估值跟踪 - 行业估值变动分化,钢铁行业PE扩张1.65倍至40.75倍,有色金属PE扩张1.20倍至27.81倍;电力设备PE收缩1.09倍至41.67倍,电子PE收缩1.98倍至72.56倍[46][47] - TMT板块中,电子、计算机、通信行业PE分位数在近一年均超过90%,但计算机板块PCF分位数相对较低;传媒行业四项估值指标5年分位数均值已跌破90%[48] - 新兴产业估值波动显著,预增股指数PE从40.27倍大幅扩张至78.38倍;数字经济相关指数如人工智能PE收缩2.50倍至84.35倍,集成电路PE收缩6.61倍至127.29倍[56] - 热门概念中,发电设备指数上涨5.77%,PE扩张3.42倍至59.93倍;贵金属指数上涨4.33%,PE扩张1.03倍至24.72倍;香港电力设备指数上涨3.51%,PE扩张4.50倍至118.82倍[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