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行业周报:商务部发布“稀土出口管制决定”,台积电10月16日召开25Q3法说会-20251012
国投证券·2025-10-12 22: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领先大市-A [5] - 维持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商务部发布稀土出口管制决定,将稀土供应与高端芯片制造能力挂钩,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等相关出口申请需逐案审批,此举显著增强中国在博弈中的议价能力,有望加速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国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厂商有望深度受益于产业链自主化要求的提升 [1] - 受益于AI需求的持续增长,台积电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Q3合并营收约为9899.18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30.3%,2025年1至9月累计合并营收约为27629.64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36.4%,英伟达等芯片设计厂商资本支出持续高增为台积电业绩增长注入持续性动力 [2]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立案调查,Autotalks是一家致力于V2X通信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 [3] - 电子行业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截至2025年10月10日,SW电子指数PE为72.56倍,10年PE百分位为93.17% [36] 行业新闻与动态 - 思科系统公司推出Silicon One P200芯片及Cisco 8223路由系统,芯片具备每秒51.2Tbps的以太网处理能力,支持64个800G端口,能够处理超过200亿数据包/秒,专为AI工作负载设计 [14] - 英特尔首次披露18A制程工艺首款产品Panther Lake架构细节,18A制程是英特尔首个在美国开发制造的2纳米级节点,相较前代性能功耗比提升15%,芯片密度改进30% [14] - Solidigm成立AI中央实验室,配备英伟达H200和B200 GPU,实验室包含采用高性能D7-PS1010固态硬盘的高性能存储测试集群,在MLPerf存储测试中每节点吞吐量达创纪录的116 GB/s [14] -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成功开发新型碳化硅功率模块ULIS,开关速度比现有商用模块快3到5倍,效率高达99.5%,制造成本比同类产品低30%以上 [14] - 大众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角色转变,从开发者变为集成商和协调者,消息称大众汽车2026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上使用小鹏的自动辅助驾驶解决方案XNGP [14] - AMD首席执行官确认Instinct MI450 GPU加速器将采用台积电2纳米制程工艺,基于CDNA 5架构,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 [16] - 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联合研究中心,围绕碳化硅全链条难题攻关 [17] - 恩智浦半导体宣布,亿境虚拟在其新一代AI眼镜解决方案SW3021中采用恩智浦i.MX RT685跨界MCU,实现了极致低功耗与强大音频处理能力的平衡 [23] 行业数据跟踪 - 新能源汽车: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17] - 光伏装机:2025年1-8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到231GW,同比增长65% [17] - 智能手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896万台,同比下降4%;2025年8月中国智能手机产量为10040万台,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6% [23] - VR头显:2025年9月,Meta Quest 3在Steam平台份额达到26.68%,较8月增长3.47%,首次登顶Steam头显份额;Meta品牌总份额为69.85% [28] 市场行情回顾 - 指数表现: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37%,深证成指下跌1.26%,沪深300指数下跌0.51%,申万电子板块下跌2.63%,在全行业涨跌幅排名中位列第30/31 [4][30] - 子版块涨跌:本周其他电子Ⅱ涨幅最大为0.25%,半导体跌幅最大为-3.28%;细分领域中数字芯片设计跌幅达-4.41% [31][33] - 个股表现:本周电子板块涨幅前三公司分别为灿芯股份(17.98%)、雅克科技(15.17%)、深科技(13.81%),跌幅前三公司分别为太龙股份(-14.67%)、聚辰股份(-13.46%)、联芸科技(-12.61%) [4][34] - 估值水平:截至2025年10月10日,电子行业子版块PE分别为半导体115.01倍、消费电子43.93倍、元件58.97倍、光学光电子55.46倍、其他电子81.60倍、电子化学品72.92倍 [8][38] 投资建议 - 国产算力:建议关注华丰科技、飞荣达、兴森科技、杰华特、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9] - 存储行业: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佰维存储、深科技、江波龙、德明利、香农芯创、开普云、普冉股份等 [9] - 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中科飞测、芯原股份等 [9] - AI终端:建议关注晶晨股份、泰凌微、恒玄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