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燃料进入产业化元年,投资逻辑将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
山西证券·2025-10-13 1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且评级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中国绿色液体燃料发展的“实质性产业化元年”,产业投资逻辑将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 [2][4][9] - 国家能源局首批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项目启动,共9个项目聚焦绿色甲醇、绿氨和纤维素乙醇,要求于2026年底前建成投运,实现“生产—运输—应用”商业闭环 [2][9] - 绿色燃料产业是由绿电驱动、以绿氢为枢纽,融合生物质资源,服务于交通、航运与绿色化工的综合性生态系统 [3][15] - 中国绿色液体燃料在陆上、海上、空中三大应用场景已基本成型,成为同时拥有三类绿色液体燃料万吨级运行经验的国家之一 [10][11] 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进展 - 首批试点项目规模显著,例如内蒙古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一期25万吨/年)、中国能建新疆喀什总投资445亿元的100万吨/年氢基一体化项目 [2][13] - 陆上应用:国投生物在黑龙江的纤维素乙醇项目,每吨乙醇综合能耗降至0.8吨标煤,比传统路线低35%,2024年底已交付首批5000吨车用E10组分 [10] - 海上应用:上海港与洛杉矶港共建“绿色航运走廊”,计划2027年在上海港实现年加注绿色甲醇10万吨以上;洮南项目绿醇通过陆海联运为达飞集团船舶加注 [11] - 空中应用:上海临港“碳生万物”项目利用直接空气碳捕集与绿氢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打破化石能源依赖 [11] 产业面临的挑战 - 成本问题是主要瓶颈,绿色甲醇售价为传统甲醇的3-5倍,可持续航空燃料成本是传统航油的3-5倍 [12] - 技术整合复杂度高,项目需协调风电光伏、电解制氢、化工合成等多个系统,跨界管理难度大 [12] - 国内缺乏统一的碳足迹核算规则,影响航空公司履约成本 [12] 化工市场周度表现 - 2025年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8,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8月全部工业品PPI累计同比下降2.9%,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2% [16][18] - 2025年8月中国出口金额3218亿美元,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0.1% [19] - 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板块上涨1.99%,细分板块中磷肥及磷化工、钛白粉、粘胶涨幅居前,分别为5.57%、2.96%、2.76%;仅炭黑板块下跌0.25% [20][21] - 周度个股涨幅前五为澄星股份(21.12%)、岳阳兴长(20.97%)、横河精密(15.36%)、百傲化学(12.70%)、长鸿高科(10.45%) [23][26] 投资建议与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1)全产业链集成商(如金风科技、上海电气);2)核心装备制造商(如昊华科技、阳光电源);3)关键材料与部件供应商(如东岳集团);4)燃料生产与运营企业(如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 [4][29] - 重点推荐公司:昊华科技(产业链上游技术赋能者与核心装备供应商)、中国旭阳集团(京津冀大型氢气运营商)、宝丰能源(绿氢耦合技术实现低碳甲醇生产)、卓越新能(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燃料生产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