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与核心结论 - 首次覆盖,给予中芯国际“增持”评级 [1][5] - 基于2025年7.6倍PB估值,对应目标市值11715.97亿元,目标价146.45元 [1][1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99.24/798.12/925.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7/66.92/81.85亿元 [1][4][19] 公司市场地位与工艺进展 - 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晶圆代工厂,全球市占率从2023年的5.3%上升至2024年的6%,排名从全球第五升至第三 [1][27][107] - 量产工艺覆盖350-7nm节点,等效5nm已有突破,是中国大陆首家实现7nm(N+1)工艺量产的企业 [1][23][2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计产能达94.8万片/月(8英寸当量),晶圆厂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 [23][36] 行业需求与增长驱动力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679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0610亿美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AI应用是核心驱动力 [2][13][61] - 消费电子行业于2023年周期触底,2024年企稳回升,全球PC、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速转正,支撑半导体市场复苏 [2][54]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需求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48%,而16/14/12nm及以上成熟制程占52% [2][120] 公司产能与财务预测 - 公司先进制程(14nm及以下)规划总产能7万片/月,当前投产3.5万片/月,增量空间为100%;成熟制程待开出产能28.45万片/月,增量空间为31.16% [36] - 预测2025-2027年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营收分别为644.20/735.30/852.33亿元,同比增长21%/14%/16%,毛利率稳定在23% [15][129][132]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19年的140.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39.13亿元,年折旧费用从2019年的77.8亿元增至2024年的231.6亿元 [15][42][132] 区别于市场的观点与增长催化剂 - 市场担忧竞争对手先进制程产能落地会削弱公司唯一性,但报告认为公司凭借率先突破、更高良率、充足产能和规模效应,将持续巩固领先地位 [17] - 股价上涨催化剂包括:国产先进制程核心设备实现突破,以及公司晶体管工艺成功从FinFET迭代至GAAFET,从而提升量产概率和拓展市场空间 [18] - 公司N+1工艺(等效7nm)相比14nm工艺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逻辑面积减少63% [125]
中芯国际(688981):国产AI芯片时代的“晶圆工匠”,先进制程稀缺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