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相较于4月,10月特朗普再度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举动更可能是在为下一阶段对话谈判蓄势而非单纯施压,市场对中美博弈模式已形成一定预期,反应或更为理性 [2][5] - 当前A股市场在政策支撑、中长期资金入市与AI方向产业趋势持续的背景下确定性较强,推动"慢牛"格局的核心逻辑未变,科技方向仍是长期主线 [2][8] - 与4月年内低点相比,双创指数、TMT、有色金属等方向在估值、拥挤度及杠杆资金方面均显著上升 [2][6][7] - 短期市场可能因情绪波动出现轮动加速,但中长期国产替代、内需消费及景气回升方向有望迎来布局良机 [8] 特朗普政府关税风险再起,真施压还是为谈判铺路? - 10月中美贸易摩擦扩展至科技与关键资源领域,美方对中国航运企业收费并拟限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获取联邦资金,中方则出台精准反制,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并对美船舶加征"特别港务费" [5][16] - 特朗普于10月11日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0%关税,但未否定在10月31日韩国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对话的可能性,留有明显谈判空间,"TACO"交易或已重现 [5][18] - 相较于4月7日美国突然加征84%额外关税(后续上调至125%)远超市场预期,10月11日宣布的100%关税虽是黑天鹅,但因市场已有前次经验且此次留有谈判空间,对市场预期冲击相对较小 [17] - 中方10月反制策略更加精准和"镜像对称",针对特定行业采取措施,显示出精细化的反制思路,市场倾向于认为本轮博弈更多是为谈判积累筹码,而非立即全面实施 [5][18] 当前A股位置与4月有何异同 - 从点位看,相较于4月7日年内低点,A股主要宽基指数上涨明显,创业板指上涨72.3%、科创50上涨57.2%、沪深300上涨28.6%、上证50上涨18.2% [26] - 从拥挤度看,宽基层面科创50、中证500、深证成指等指数拥挤度上升较多,分别上升约37.6%、19.9%、3.6%;行业层面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电子等指数拥挤度上升较多,分别上升约86.1%、85.4%、75.7% [29] - 从估值看,宽基层面双创指数估值显著上涨,科创50估值上升超100%、创业板指上升59.1%;行业层面房地产、通信、电力设备等指数估值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上升约114.9%、59.8%、56.5% [36] - 从杠杆资金看,宽基层面上证50、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融资余额上升较多,分别上升约81.1%、70.1%、37.1%;行业层面通信、电子、电力设备等指数融资余额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上升约65.8%、65.7%、52.2% [39][40] 潜在关税政策对A股市场的影响与展望 - 短期可能出现情绪面波动,电子制造、汽车零部件、纺织服饰等出口依赖性较高行业可能受到更大影响,而银行、农业、煤炭等防御性板块可能因避险情绪推动走高 [8] - 与4月相比,前期涨幅较高行业可能受获利盘兑现压力影响短期承压,市场短期或轮动加速,价值、稳定类资产有望回暖 [8] - 中长期国产替代(半导体、AI)、内需消费(白酒、医药)及景气度回升(有色金属、化工)等方向有望迎来布局良机 [8] - 有色、创新药、通信等方向景气度回升趋势不变,科技方向仍是当前市场长期主线 [8][42]
本轮关税对A股市场影响解析:A股新高再遇关税变盘,施压还是谈判?
长江证券·2025-10-13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