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显著分化,国内权益市场风格切换至价值,并重点指出稀土板块因战略金属属性与新兴产业需求而具备投资价值 [5][10][14] - 股票型ETF出现超300亿元的大额净流入,资金在芯片、新能源电池等调整板块中逆市布局,并呈现从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换的趋势 [5][11][18] - 杠杆资金青睐证券和芯片板块,稀土、有色金属、新能源电池等亦是加杠杆方向 [5][24] 各类ETF基金平均收益及资金流动概览 - 全球大类资产显著分化:日经指数受政治事件影响跳空涨超5%,美国三大指数受政府停摆及贸易摩擦影响均跌超2%,港股同步调整,黄金创历史新高 [5][10] - 国内权益市场价值风格占优:科创成长指数下跌3.1%,红利指数上涨1.79%;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煤炭、钢铁表现靠前 [10] - ETF基金收益分化:商品型ETF和货币型ETF周度平均收益为正,其他类型均为负,跨境ETF表现最弱,周度跌幅为1.29% [5][10] - ETF基金整体净流入395.77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净流入376.63亿元,商品型ETF净流入31.28亿元,跨境ETF净流入55.71亿元 [11] - 资金布局趋势延续:跨境ETF集中在港股科技和互联网方向,A股ETF资金集中在芯片、新能源电池和证券公司指数 [11] 股票ETF基金挂钩的指数收益及资金流动情况 - 市场出现高切低转换:从芯片、人工智能切换至公用事业和能源板块,稀土板块被强调具备投资价值 [5][14] - 稀土板块投资逻辑:美国加速发展稀土产业链保障供应安全,国内政策趋于精细化,白名单落地预期将加速中小厂商出清并推动价格上涨;稀土元素在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中需求预期增长 [14] - 指数收益前十均为资源类指数:工业有色指数周度涨幅最高达6.63%,细分有色、有色金属指数涨幅分别为5.26%和5.13%,CS稀金属指数上涨4.15% [17] - 资金逆市布局调整板块:科创50指数虽下跌2.85%,但净流入51.95亿元;科创芯片指数下跌3.91%,净流入41.73亿元;CS电池指数下跌6.76%,净流入35.97亿元 [18][21] - 资金高切低迹象显现:沪深300指数出现超20亿元净流入;证券公司指数持续受青睐,本周净流入34.1亿元 [5][18][21] 债券ETF基金挂钩的指数收益及资金流动情况 - 转债类ETF表现靠前:周度平均上涨0.21%;纯债ETF中信用债基金表现优于利率债基金,长久期利率债基表现疲软 [5][19] - 各类型债券ETF出现净流出:本周仅三只债券ETF挂钩指数获资金净流入,分别是沪30年国债(净流入2.70亿元)、沪AAA科创债(净流入2.18亿元)和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指数(净流入0.03亿元) [20][23][27] - 可转债基金指数净流出居前:上证投资级转债及可交换债和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净流出显著 [5][23] ETF基金融资融券分析 - 杠杆资金青睐证券和芯片板块:证券公司指数融资净买入5.52亿元,香港证券指数净买入2.25亿元,合计7.77亿元;科创50指数净买入5.02亿元,科创芯片指数净买入2.14亿元,合计7.14亿元 [24][25] - 其他加杠杆方向包括:有色金属(净买入1.92亿元)、沪深300(净买入1.38亿元)、新能源电池(CS电池指数净买入1.13亿元,新能电池指数净买入0.92亿元)和动漫游戏(净买入0.98亿元) [24][25]
ETF基金周报:战略金属与新兴产业的双重驱动,稀土板块仍具备投资价值-20251013
东莞证券·2025-10-13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