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消费市场现状与挑战 - 东盟消费规模与其经济体量基本匹配,2024年消费总额占全球比重为3.6%,但其全球GDP占比为4.9%,消费潜力未充分体现[12][18] - 最终消费支出占东盟GDP比重为66%,低于部分发达经济体,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6][17] - 本土生产能力偏弱,导致中高端消费需求依赖进口,形成明显的“进口替代效应”[6][20] 消费需求的结构性特征 -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消费型进口的重要支点,进口需求增长率分别达10.6%和8.7%[23][24] - 耐用消费品(如珠宝、汽车)进口增长显著,2019-2023年相关品类进口额占比达49%[22][30] - 东盟消费品进口结构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如摄影器材等品类进口增长突出[30][36] 内生增长驱动力 - 年轻人口(Z世代和千禧一代占比21.4%-26.4%)和中产阶级(占比29.9%-36.3%)崛起,构成消费增长核心动力[6][43] - 电商规模快速扩张,2024年东盟电商规模达1152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约2倍[48][53] - 多元文化背景强化了区域消费偏好差异,为个性化消费市场提供基础[48] 未来增长前景与关键路径 - 乐观预测下,2030年东盟消费规模可能达3.9万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76%,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56] - 推动本地制造体系向终端消费品延伸是关键,需提升高附加值品类本土化生产能力(如当前本土化率仅6%)[56][60] - 中国企业对东盟市场渗透仍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占进口77.3%),高附加值品类(如化妆品)渗透率不足25%[71][75]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变动可能影响区域贸易稳定性[77] - 本土供应链完善度不足或制约消费潜力释放[77]
“增长滤镜”下的东盟消费潜力再评估
银河证券·2025-10-14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