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4][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3Q25土地收储新增规划减少,但实际到位资金提速,展望后续资金的进一步落地 [2][5] -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4Q进入高基数期,维稳要求及四中背景下,政策逻辑依旧明显,建议关注城市更新和收储等政策落地情况 [5] 3Q25土地收储规划与特征 - 截至3Q25,全国各地拟使用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共4687宗,对应拟收储面积2.5亿平方米,合计拟收储金额约6145亿元 [5] - 3Q25新增拟收储金额1318亿元,环比下滑58.4% [5] - 累计收储规模TOP3省市分别为浙江(843亿元)、广东(740亿元)和重庆(505亿元) [5] - 被收购地块特征显示,“新地块”占比维持高位,拿地时间在20202024年的地块占比为78.5%,其中20212023年占比为61.2% [5] - 收储折价率(收储价/成交价)均值为0.8,各折价段0.91、0.80.9、0.70.8、0.50.7、0.5以下的占比分别为34.1%、22.1%、18%、17.5%、6.3% [5] 3Q25专项债发行与资金落地 - 截至3Q25,全国共发行土地收储专项债1950亿元,覆盖拟收储金额的32%,较上半年提升12个百分点(2Q25覆盖率为20%) [5] - 3Q25新增专项债发行98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落地显著提速 [5] - 目前仅8省市落实了专项债发行,均为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地区,覆盖比例TOP3分别是湖南(378亿元,96%)、江苏(243亿元,83%)和广东(486亿元,66%) [5] - 截至9月底,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总额约3.7万亿元,其中用于土地收储的金额占比仅约5.3% [5] 四季度展望与投资建议 - 展望四季度,将继续重点关注规模化推进,尤其是专项债的落地进程 [5] - 随着收储规模扩大,收储结构将成为区域市场修复的重要参考,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拟收储金额和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6%和24% [5] - 投资建议关注四类公司:1)开发类;2)商住类;3)物业类;4)文旅类,并列出具体推荐公司名单 [5]
政府收储系列研究(4):土地收储专项债发行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