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明确提及“游戏和云计算依旧亮眼”,显示出对这两个细分领域的积极看法 [3] 核心观点 - 游戏行业在监管宽松和品类创新的驱动下,有望保持高景气度,2025年1-9月版号总计1195个,同比增长25% [3] - 云计算收入加速正兑现,互联网公司加大资本支出布局AI,云计算需求持续回暖 [3] - “小确幸”悦己消费具备明显避险属性,相关细分赛道如潮玩、音乐等呈现高景气度 [3] - 长视频、剧集行业政策底已现,广告市场呈结构性增长,娱乐、悦己、科技类消费行业是增长主力 [3] 重点公司业绩前瞻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在50%以上的公司包括:巨人网络、吉比特、ST华通、哔哩哔哩 [3] - 巨人网络预计2025Q3收入16.56亿元,同比增长109.3%,归母净利润8.00亿元,同比增长126.4% [4] - 吉比特预计2025Q3收入20.26亿元,同比增长135.9%,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280.4% [4] - ST华通预计2025Q3收入100.00亿元,同比增长60.0%,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同比增长168.0% [4] - 腾讯控股预计2025Q3收入1875.07亿元,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653.68亿元,同比增长9.3% [4] - 快手预计2025Q3收入355.30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48.95亿元,同比增长24.0% [4] 游戏行业分析 - 行业驱动力来自三方面:00后90后年轻用户悦己消费与出海创造增量市场、AI可能带来新玩法创造新需求、留存企业精品打造与长线运营能力提升 [3] - 竞争格局转向围绕品类差异化竞争,而非同质化低价竞争 [3] - 腾讯控股《三角洲行动》9月DAU突破3000万,《和平精英》绿洲启元DAU达到3300万 [3]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验证了其拓品类和破圈年轻用户的能力 [3] - ST华通旗下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和《Kingshot》继续表现强势 [3] - 心动公司Taptap平台受益于版号增多和AI平权下的供给繁荣 [3] - 恺英网络的传奇盒子业务带来增量,哔哩哔哩《百将牌》于10月开启测试 [3] 港股互联网与云计算 - 腾讯控股在模型芯片投资、混元多模态、微信游戏广告等场景持续布局 [3] - 阿里巴巴在通义千问、阿里云、平头哥、电商搜索场景发力 [3] - 百度聚焦云业务、文心一言、昆仑芯和自动驾驶 [3] - 金山云背靠小米和金山集团 [3] - 即时零售领域竞争激烈,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是竞争投入高峰,后续竞争缓和幅度对盈利预期影响较大 [3] - 快手的“可灵”抢占AI视频赛道,期待AI提升内容和广告推荐效率 [3] - 哔哩哔哩有张迪加盟,期待其在AI视频及广告提效方面的进展 [3] 悦己消费与细分赛道 - 网易云音乐付费用户健康增长 [3] - 泡泡玛特SKU和产能不断爬坡,配合扩品类、扩地区高速推进,新IP“星星人”起势有望成为下一个爆款 [3] - 大麦娱乐头部IP(三丽鸥、Chiikawa)联名产品销售火热,Chiikawa官方旗舰店于9月27日落地上海外滩 [3] 其他行业观察 - 长视频、剧集行业政策底已现,后续关注点包括综艺监管边际变化、广告复苏节奏、粉丝经济等新商业模式探索 [3] - 广告市场结构性增长,快手和哔哩哔哩呈现复苏态势,而芒果超媒和分众传媒第三季度广告业务仍有压力 [3] 重点公司估值 - 腾讯控股总市值51,902亿元,预计2025年市盈率(PE)为20倍,2026年为17倍 [5] - 泡泡玛特总市值3,225亿元,预计2025年PE为31倍,2026年为22倍 [5] - 阿里巴巴总市值27,119亿元,预计2025年PE为23倍,2026年为17倍 [5] - 快手总市值2,961亿元,预计2025年PE为15倍,2026年为13倍 [5] - 分众传媒总市值1,113亿元,预计2025年PE为20倍,2026年为18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