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对香港银行业给出明确、统一的投资评级,而是通过对具体财务数据和行业趋势的分析来呈现行业状况 [9][10][13] 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银行业在2024年展现出韧性,总资产增长4.5%至24万亿港元,减值前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8%至3,180亿港元,主要得益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 [10][17][18] - 行业面临贷款需求疲软(贷款及垫款总额减少2.3%)、净息差稳中有降(十大持牌银行平均净息差从1.65%降至1.59%)以及信贷质量压力(减值贷款比率从1.65%升至2.15%)等挑战 [17][25][42][44] - 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被视为行业应对挑战、推动未来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力,特别是在客户服务、风险合规及运营支持等领域 [13][80][82] 财务业绩概要 - 香港银行业总资产在2024年增长4.5%,达到24万亿港元,客户存款增加4.1%,但贷款及垫款减少2.3% [17] - 减值前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8%至3,180亿港元,主要驱动力是经营收入增长7.1%超过经营费用6.1%的增幅,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7][18][31] - 十大持牌银行平均净息差从2023年的1.65%微降至2024年的1.59%,净利息收入下降5.9%至2,950亿港元,反映贷款增长疲软和利率环境变化 [25] 不良贷款 - 2024年所有受访银行的减值贷款比率从1.65%上升至2.15%,十大银行的该比率从1.62%上升至2.07%,主要受中国内地房地产下行和香港商业地产风险影响 [42][44] - 银行积极通过核销、优化风险定价和数字审批等措施控制不良贷款,例如建银亚洲的减值贷款比率从1.07%显著改善至0.33% [10][44] - 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总额从2023年底的1,313亿港元增至2024年底的1,951亿港元,按揭贷款拖欠率从0.08%微升至0.11%,但仍处于历史低位 [46][47] 中美关税影响 - 中美关税协议将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暂时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但新关税水平仍高于2025年4月前的水平,且贸易关系存在进一步波动可能 [61] - 关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投资犹豫、贷款增长放缓,并加速供应链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进而影响相关企业的信贷质量和银行的风险管理 [65][66] - 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在2025年触底后于2026年回升,亚洲仍是主要增长引擎,香港银行业需关注贸易发展、调整信贷政策并探索亚洲新兴市场机会以应对变局 [64][66][67]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凭借其地理位置、低税率、法治环境和专业服务生态等核心优势,继续发挥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门户作用 [71] - 政府在虚拟资产(如成熟的监管框架、稳定币发牌制度)和央行数字货币(如数码港元试点)领域的创新举措,有助于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72][102][103] - 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是香港银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需要银行和金管局共同努力通过技能提升计划等措施应对 [75][76]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智能体) - 智能体(AI Agent)在亚太地区银行业的应用加速,关键用例包括客户服务转型(智能聊天机器人)、一线员工运营支持以及风险合规创新(如自动化KYC/反洗钱审查) [80][81][82] - 银行需采取战略性方法实施智能体,包括明确业务目标、确保数据质量、借助监管沙盒进行测试以及优先投资高业务价值场景 [84][85][86][87][88]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可信人工智能) - 随着人工智能在核心流程中的深入应用,建立稳健的治理和信任机制至关重要,涵盖明确的AI战略、跨职能治理架构、政策标准、模型风险管理和第三方风险管理 [91][92][93][95][96] - 金管局将人工智能治理列为战略重点,银行董事会需加强对AI风险的监督,并提升全体员工的人工智能素养以支持有效风险管理和创新 [97][98]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数字支付) - 香港在数字支付领域积极创新,金管局的Ensemble项目沙盒探索使用批发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代币化资产结算,数码港元计划则测试零售央行数字货币的实际应用 [102] - 《稳定币条例》为法币挂钩稳定币建立发牌制度,香港计划将港元稳定币用于可编程货币、托管服务等创新领域,与新加坡主要将稳定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形成差异 [103][105] 金融犯罪合规 - 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犯罪威胁,银行需超越单纯增加资源投入,转而利用人工智能和先进数据分析技术增强交易监控、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和欺诈识别能力 [111][112][113] - 监管机构推动更具协作性的方法,如金管局准备推出新的监管技术平台促进银行间可疑交易数据实时共享,以更有效打击金融犯罪 [115] 网络安全 - 网络攻击的数量、速度和复杂性大幅上升,银行需将自动化视为必备能力,重点自动化身份访问管理、威胁检测和事件响应等基础控制,以提升安全效率 [121][122] - 第三方风险管理(如云平台、金融科技合作伙伴)和新兴数字资产领域(如稳定币)的网络安全风险是香港银行面临的紧迫挑战,需加强治理和合规应对 [123][124]
2025年香港银行业报告:拥抱未来
毕马威·2025-10-16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