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行业周报-20251017
第一上海证券·2025-10-17 17:36

行业政策核心观点 - 自10月1日起,投流费被统一归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务处理逻辑从原先可按成本全额抵扣转为需按限额税前扣除,互联网平台需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税收信息[2] - 政策旨在遏制“用钱砸流量”的短期经营模式与行业内卷,引导商家转向品牌建设与长期运营,培育能吸引回头客的经营生态[3] - 特殊行业(如化妆品制造/销售、医药制造、饮料制造)的投流费扣除限额标准为年度营业收入的30%,超额部分可结转至以后纳税年度扣除;普通行业扣除限额为15%,超额部分不可结转[3] 政策对不同市场主体的影响 - 商家层面:直播电商平台中高毛利类目经营者(如美妆、服饰、珠宝)受冲击最显著,部分商家出现“月销1000万、投流费450万”的情况,超额部分需补缴的税款可能大幅压缩利润空间,缺乏品牌认知的新品牌所受影响远超成熟品牌[4] - 平台层面:政策可能对直播电商平台交易总额产生负向冲击,但主流平台已通过推出全域推广工具、优化投流商家结构、借助AI技术提升投放转化效率等方式对冲风险,预计对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商业化的冲击控制在有限范围内[4] 阿里巴巴国庆消费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累计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5] - 10月1日高德APP活跃用户数突破3.6亿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3日“高德扫街榜”累计用户数突破4亿,假期内高德为线下餐饮店带去超1亿客流[6] - 飞猪旅游服务履约GMV较去年增长48%,服务人次较去年增长30%,国内机票、全球酒店的履约票张数和入住间夜量突破历史峰值,酒店间夜量较去年大增78%[6] - 通过淘宝预订飞猪的旅行服务订单量较去年增长达74%,88VIP用户为酒店带来的订单量增长120%,且人均消费保持上扬态势[6] 腾讯股东回报与业务进展 - 截至10月12日,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约609.6亿港元,累计回购约1.22亿股,占总股本约1.33%,回购价格区间为364.8至683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7] - 回购节奏自年中起明显加快,平均每月回购金额超80亿港元,过去十二个月自由现金流超过1700亿港元,预计全年回购规模或超过800亿港元[7] - 腾讯正通过“业绩增长+资本回报”双轮驱动巩固科技龙头地位,结合AI、广告、电商及云业务的逐步释放,成为港股市场最具确定性的股东回报案例之一[7] 京东双十一大促表现 - 截至10月14日12时,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超70%,京东APP活跃用户同比增47.6%[8] - 智能机器人、AI眼镜等趋势商品成交额分别增5倍、超3倍,百吋电视、制冰冰箱等家电及AI手机、时尚品牌产品等成交额均同比翻倍,本地生活独家定制商品增超10倍[8] - 玩法上取消预售、现货开卖,主打“官方直降”至一折,叠加至高2111元券包与京东金融“百亿补贴”[8] - 服务与物流首次上线“差价换”服务,物流投入“超脑+狼族”智能设备集群效率提升近20%,偏远山区配送时效缩短63%,实现六省区包邮全覆盖[8] 字节跳动技术研发进展 - 字节大模型团队Seed经历架构调整,前谷歌DeepMind副总裁吴永辉加入任基础研究负责人,原负责人朱文佳转向负责模型应用,二人均向CEO梁汝波汇报,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落地的分工模式[9] - 尽管组织架构变动频繁,Seed团队2025年在ICML、CVPR、ICLR等国际顶会发表论文60篇,多篇入选Spotlight与Highlight,覆盖大模型推理优化、多模态生成等前沿方向[9] - 团队提出人工海马网络技术,大幅提升AI处理超长文本的效率,已开源落地,一系列动作旨在优化大模型领域的研发效能与战略协同,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的联动[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