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多个行业及公司,多数公司获得“买入”评级,包括互联网、消费、科技、金融、能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15][17] 核心观点 - 行业政策变化引导商业模式从短期流量投入转向长期品牌建设,对高投流依赖的商家冲击显著,但平台已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进行对冲 [4][5][6] - 主要互联网公司在假期消费、资本运作、技术研发等方面表现强劲,体现行业韧性与增长潜力 [7][9][10][11][12] 行业政策分析 - 自2025年10月1日起,投流费统一归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务处理从全额抵扣改为限额扣除(特殊行业限额30%,普通行业限额15%)[4][5] - 政策旨在遏制“用钱砸流量”的短期模式,引导商家注重品牌与长期运营,高毛利类目(如美妆、服饰)商家受影响最大,部分投流费占比可达45% [5][6] - 平台通过推出全域推广工具、优化商家结构、提升AI投放效率等方式消化政策影响,预计对抖音、快手等平台冲击有限 [6] 公司动态总结 - 阿里巴巴:国庆假期高德APP活跃用户数突破3.6亿创历史新高,飞猪旅游服务GMV增长48%,酒店间夜量增长78% [7][9] - 腾讯:年内回购金额达609.6亿港元,占总股本1.33%,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超1700亿港元,预计全年回购规模或超800亿港元 [10] - 京东:双十一大促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APP活跃用户增47.6%,物流效率提升20%,偏远地区配送时效缩短63% [11]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架构调整后基础研究与应用落地分工明确,2025年在国际顶会发表论文60篇,推出人工海马网络技术提升AI文本处理效率 [12][13]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报告列出覆盖公司的详细估值数据,包括现价、目标价、市盈率、息率、市值等指标,多数公司估值显示增长预期 [15][17]
新力量NewForce总第6885期
第一上海证券·2025-10-17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