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市场短期内面临较大扰动,但良性调整期进程或已过半,预计本月底或下月初成长风格有望重新回归 [3][6][29][37] - 配置上,短期市场将延续"高切低"行业轮动,可关注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中期来看,当前是布局成长主线的良机,AI产业趋势和景气硬支撑领域是最佳方向 [3][39][40] 市场观点:内外部因素有明显变化可能性 - 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三季度经济边际放缓态势延续,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在4.8%附近,内生修复动能不强 [4][13] - 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美方计划对华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并采取其他针对性措施,中方已采取包括稀土出口管制、将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一系列"精准反击"措施 [14] - 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将为"十五五"规划明确战略方向,预计将重点关注经济总量增速(目标或不低于4.5%)、构建国内大循环、科技自立自强及新质生产力,有望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5][27] - 价格数据有所改善但内生动力不足,9月CPI同比-0.3%,PPI同比-2.3%(降幅较前值收窄0.6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0.1%为近19个月来首次回正 [16][17] - 金融数据显示信贷内生修复缓慢,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存量同比8.7%;新增信贷1.6万亿元,同比少增3311亿元;M1同比增速7.2%(较上月提升1.2个百分点),反映居民资产"再配置"态势延续 [20][21] - 出口保持韧性,9月出口同比8.3%(较上月提高3.9个百分点),但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7%,增量主要来自船舶(42.71%)、集成电路(32.7%)、汽车(10.85%)等资本密集型商品 [24] 行业配置:短期继续高切低,中期亦是成长布局良机 - 当前成长风格正处于从第一阶段(估值驱动)向第二阶段(业绩驱动)过渡的良性调整期 [6][29] - 历史数据显示,在此类良性调整期中,成长风格指数调整时间通常为1-2个月,调整幅度为15%-20%;上证指数调整时间在1个月内,幅度为10%-25%;强势主线调整0.5-1个月,跌幅在10%-20% [6][29][36] - 本轮调整至今(截至2025年10月17日),成长风格调整8天、幅度9.1%,上证指数调整8天、幅度2.4%,强势主线(通信)调整22天、幅度10.4%,表明良性调整期总体进程或已过半 [6][29][38] - 预计本月底三季报披露完毕后,成长风格业绩的相对优势有望成为良性调整结束的契机 [6][29][37] - 短期配置应关注"高切低"轮动,潜在方向包括金融(银行、保险)、公用事业、钢铁、石化、食饮、家电等,但轮动快且持续性短 [3][39] - 中长期核心主线是AI驱动的成长产业景气周期,可重点关注泛TMT、算力(CPO/PCB/液冷/光纤)、应用(机器人/游戏/软件)、军工等 [3][39][40] - 第二条主线是景气硬支撑领域,包括电力设备(风电/储能/电池)、有色金属(稀土永磁/贵金属)、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等 [40]
良性调整期时间和空间如何预期?
华安证券·2025-10-19 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