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统一的行业投资评级,但对CDMO行业整体需求持稳健看法,并指出减肥药、多肽类药物和GLP-1类药物等新增长点 [1] - 核心观点:CDMO行业需求整体稳健,地缘政治实际影响有限,投资者更关注企业业绩、订单动能及交付能力 [1][2][4] - 核心观点:中国CDMO企业在产能扩张和新技术投入方面比印度等地区企业更积极,在应对结构性机会时更具优势 [1][7] 行业需求与增长动力 - 整体需求稳健,早期订单预计2025年下半年改善,减肥药、多肽类药物和GLP-1类药物带来新机会 [1][2] -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和双抗(双特异性抗体)在研发端显示出新的需求,预示未来增长潜力 [1][2] - 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崛起带来全球竞争压力,技术能力和执行质量成为关键 [1][4] 企业战略与产能布局 - 药明康德计划在新加坡和美国加速建设小分子工厂,新加坡工厂预计2027年1月投入使用,美国基地计划2026年四季度运营 [5] - 凯莱英通过英国基地接触新客户以促进欧洲市场增长 [5] - 为保持利润率,企业将自动化程度高的后期生产移至海外,同时借助国内运营优势实现成本平衡 [6] - 宝瑞药业倾向于通过并购而非自建厂实现扩张,并通过共享服务实现跨区域运营灵活性 [5] 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 在ADC和GLP-1领域,药明康德预计到2025年底将产能拓展到10万升,并有20多个临床项目 [8] - 凯莱英计划将产能从3万升扩展到44,000升,并有十多个临床项目推进至中后期 [8] - 印度公司NewLand计划将产能提升至1万至15,000升,主要服务新兴中型项目 [8] - 在口服小分子GLP-1方面,药明康德可能是主要受益者,其上半年新增订单和收入增长大概率受益于此 [8] 政策环境影响分析 - 美国最惠国待遇定价政策初期影响有限,降价局限于Medicaid,对整体药价影响较小 [3][9] - 关税政策主要针对专利药,对中国CDMO企业影响可控,已在美国建厂的企业可获豁免 [3][12] - 大部分制药公司的Medicaid覆盖率在10%以下,因此政策实际影响比预期要好 [11] 相关板块展望 - 中国Biotech Pharma板块2025年表现强劲,受益于创新管线全球话语权增加和估值上涨,未来驱动因素包括临床数据和交易活动 [14] - 医疗器械与服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表现疲软,受政策负面影响,但近期投资者情绪有所改善,需关注基本面修复 [15]
高盛闭门会-医药的地缘风险已下降,亚洲CDMO及医疗行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