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呈现调整态势,成长风格向价值风格切换,但本次切换主要由短期事件扰动驱动,与历史上由基本面驱动的趋势性切换存在本质差异[1][5][7] - 复盘2009年以来的7轮价值占优阶段,发现风格切换的持续性与基本面变化关系密切,大的风格切换均伴随经济周期拐点或产业政策重大调整[5][6] - 本次风格切换受外部关税摩擦担忧、科技板块资金获利了结等短期因素影响,但成长与价值之间的景气相对差距未发生根本转变,预计市场在重大事件后或重回产业趋势逻辑[7] - 驱动科技板块中期向上的核心逻辑未变,包括微观流动性环境宽松、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AI及半导体等领域政策倾斜[7] - 展望后市,中美贸易摩擦反复或导致波动加大,但短期回调不改长期"慢牛"趋势,配置方向关注科技成长、价值及非银板块[8] 历史风格切换复盘 - 报告复盘2009年以来7轮成长风格切换至价值风格的阶段,包括2009年11月2010年7月、2010年12月2011年5月等[5] - 短期价值风格占优通常有两种情形:市场震荡向上时经济向好或政策出台;市场震荡向下时经济预期快速回落或外部风险事件发生[6] - 风格切换的持续性与基本面变化密切相关,价值指数ROE相对成长指数ROE差值扩大时,风格切换概率较大[6] - 通胀数据回升时成长风格转向价值风格概率较大;近几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时也易触发风格切换[6] - 历史案例显示,价值占优阶段价值指数涨跌幅差异显著,例如2014年6月~2014年12月价值指数上涨70.1%,成长指数上涨40.6%[15] 当前市场表现分析 - 过去一周(2025年10月13日-10月17日)A股市场整体调整,三大指数均下跌,防御板块如银行、煤炭领涨,科技成长板块如电子、传媒明显回调[5][28] - 港股市场同期调整,金融、公用事业和能源等防御性板块上涨[37] - AI主要主题指数在过去一周均下跌,反映科技成长板块承压[38] - 市场交易线索主要围绕中美贸易摩擦反复,避险情绪升温,资金流向防御性板块及相对低位的内需方向[5] 风格切换驱动因素对比 - 本次风格切换由短期扰动因素驱动,包括中美贸易摩擦担忧、科技板块拥挤度导致的资金获利了结[5][7] - 与历史趋势性切换不同,本次未出现经济周期拐点或产业政策重大调整等基本面根本变化[1][7] - 从持续时间看,导致风格切换的贸易关系或在未来几周逐渐缓和,同时四中全会将对"十五五"规划定调,市场或重回产业趋势逻辑[7] - 从幅度看,本轮成长风格指数快速回落已接近历史上跌幅较少的样本[7] 中期趋势与配置展望 - 科技板块中期向上逻辑未变:微观流动性环境宽松,市场资金面充裕;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提升全球宏观宽松预期;AI、半导体等领域获政策倾斜,自主可控是长期主线[7] - 配置方向建议关注:科技成长方向的AI算力、港股创新药、军工、AI应用、港股互联网、低空和深海;价值方向的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供需格局改善领域;"慢牛"行情中的非银板块[8] - 中美贸易摩擦反复或导致短期波动,但不改长期"慢牛"趋势,中国资产有望迎来重估[8]
以史为鉴看本轮风格切换的时间和幅度
长江证券·2025-10-20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