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评级为“维持” [2] - 行业收盘点位为8583.87,52周最高点为9323.49,52周最低点为6764.34 [2] 核心观点:医疗器械集采规则趋于温和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医疗器械集采正转向温和,规则设计体现“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5][6][14][15][16] - 具体表现为竞价规则向临床需求和产品质量倾斜,并对恶性低价行为进行说明和整治,符合“集采不再单纯以低价作为唯一标准”的新思路 [6][15][16] - 此次黑龙江等23省联盟的腔静脉滤器和消融电极类集采,规则包括设置复活报价机制(未中选企业接受不高于中选企业均价可获中选身份)以及要求报价包含配套服务费用且不低于成本,以避免低价冲标 [14][15] - 此变化有利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6][16]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年10月13日-10月17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48%,跑输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3.2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6位 [7][18][36]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85%,跑输恒生指数1.88个百分点,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1位 [7][36] - 申万医药子板块中,线下药店板块表现最佳,上涨0.59%;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表现最差,下跌6.46% [18] - A股医药生物公司周涨幅前五为:亚太药业(+36.68%)、多瑞医药(+28.84%)、广生堂(+26.12%)、透景生命(+22.95%)、向日葵(+22.87%);跌幅前五为:贝达药业(-16.98%)、华兰股份(-15.68%)、金城医药(-11.84%)、南微医学(-11.83%)、大博医疗(-11.44%) [37] - 港股医药生物公司周涨幅前五为:药捷安康-B(+8.68%)、映恩生物-B(+8.39%)、康宁杰瑞制药-B(+8.09%)、佰泽医疗(+7.88%)、中国中药(+7.21%);跌幅前五为:永泰生物-B(-29.76%)、三叶草生物-B(-20%)、宜明昂科-B(-16.8%)、德琪医药-B(-15.3%)、维亚生物(-14.54%) [40] 行业板块估值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剔除负值)为30.03,较上周下降0.84 [43] - 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23.96%,环比下降4.90个百分点 [43] - 子行业市盈率方面,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板块居于前三位;中药板块估值有所上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下降较大 [43] 细分行业观点与投资建议 创新药 - 创新药板块近期持续调整,认为调整已基本到位,建议基于中长期产业发展逻辑维持或增加仓位 [8] - 看好创新药行情持续,理由包括:BD交易进入Q4旺季,维立志博、普瑞金等公司近期有项目BD公告;ESMO2025大会康方生物AK112、科伦博泰SKB264等临床数据优异;国内在人才、患者池、开发效率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全球最丰富的创新药储备库;MNC对国内“物美价廉”资产需求旺盛,出海BD交易预计持续 [21][22] - 建议关注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等 [8][22] 医疗器械 - 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文件优化价差控制“锚点”,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体现了“反内卷”思路,预计器械领域集采规则也将优化 [8][29] - 认为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建议关注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安杰思、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标的 [8][17][30] CXO - CDMO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基于海外需求呈现明确拐点、美国降息周期将至、多肽/ADC等新疗法带动商业化需求扩容 [23] - CRO板块国内创新药景气度基本见底,研发需求有望传导至CRO业绩,供给端竞争降价趋稳,静待盈利能力修复 [24] -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25] 科研服务 - 看好科研服务板块,基于国内外医药行业景气度恢复传导至需求、行业洗牌完成利润率深度调整后修复弹性大、国产替代与新疗法带来前端订单放量空间 [26] - 建议关注百普赛斯、奥浦迈、药康生物等 [27] 生物制品 - 血制品景气度处于下行周期,价格承压,关注天坛生物 [28] - 疫苗行业增长乏力,关注欧林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关键III期数据 [28] - 其他领域关注核心产品放量及BD预期带来的估值重估机会,建议关注神州细胞、安科生物、我武生物等 [28] 医疗服务 - 看好三个方向:持续扩张及优质资产注入(爱尔眼科、固生堂);“AI+医疗”赋能诊疗能力(美年健康、国际医学等);消费复苏下弹性较大的眼科、口腔行业 [31] 中药 - 看好三个方向:集采/基药政策受益(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创新研发(众生药业、康缘药业、贵州百灵糖宁通络片新药进展等);高基数出清拐点(以岭药业、贵州三力) [32][33][34] 医药商业 - 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龙头药房(益丰药房、大参林)有望凭借专业化服务、强大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在行业整合中强者恒强 [35]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10.13-2025.10.17):医疗器械集采逐步体现“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中邮证券·2025-10-20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