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四十七期(20251019):国家政策层面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关注北交所充电设施产业链企业
华源证券·2025-10-20 16: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为“国家政策层面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关注北交所充电设施产业链企业”,明确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企业 [1]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家政策强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六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旨在完善服务网络并促进电动汽车消费 [3][7] - 充电设施市场高速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公共充电设施达409.6万个,同比增长36.7%;私人充电设施达1200.4万个,同比增长63.3%,私人设施增速显著高于公共设施 [3][17] - 技术趋势明确指向高压快充,800V高压快充体系崛起,液冷技术成为实现600kW以上高功率快充的关键硬件 [3][28][31][37]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50%,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超1220万辆,对充电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20] - 中国在全球充电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中,中国占比超60% [23] - 中国充电桩出口持续增长,2023年出口总额达21.4亿美元,2024年1-10月主要出口至荷兰、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 [26] - 梳理出北交所10家业务涉及充电设施产业链的企业,覆盖从印制电路板、电接触产品到智能变配电系统、充换电管理系统等多个环节 [3][41][42] 政策与行业现状总结 - 核心政策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旨在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3][7] - 公共充电站主要服务运营车辆,受政策推动明显;居民区私人充电设施需求快速释放,但依赖物业、车位配建率及用户投资 [3][17]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全国渗透率达45%,区域差异明显,重庆渗透率高达54.3% [20] 技术与市场趋势总结 - 快充技术核心在于提升充电功率以缩短时间,充电倍率(C)是关键指标,如2C充电可在半小时内完成 [28] - 800V高压快充成为主流技术路线(除特斯拉外),要求电池材料、汽车架构、充电基础设施协同升级 [3][31][32] - 液冷充电桩通过散热技术解决大电流发热问题,是实现超600kW高功率快充的关键,华为、理想、蔚来等车企积极布局 [3][37] - 中国充电桩出口市场多元化,2024年1-10月对越南出口增量达1600万美元,仅次于荷兰的5400万美元 [26] 北交所市场表现总结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当周,北交所科技成长股整体表现疲软,股价涨跌幅中值为-5.11%,仅12家公司上涨(占比8%) [3][43] - 主要指数周度表现:北证50(-4.91%)、沪深300(-2.22%)、科创50(-6.16%)、创业板指(-5.71%) [3][43] - 各细分产业估值普遍下降: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8.6X降至55.9X,市值中值由23亿元降至22.8亿元 [3][47] - 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6.5X降至52.5X,市值中值由23.7亿元降至22.6亿元 [3][50]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63.1X降至59.3X,市值中值由24.7亿元降至22.5亿元 [3][55][57]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5.1X降至33.6X,市值中值由21.12亿元降至19.95亿元 [3][61][63] - 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8.7X降至35.2X(降幅9.21%),市值中值由26.9亿元降至25.0亿元 [3][67][69] - 当周涨幅居前的公司包括同惠电子(+15.66%)、万通液压(+15.58%)、天罡股份(+8.13%)等 [3][43][46] 北交所充电设施产业链公司总结 - 报告梳理出10家北交所充电设施产业链公司,涵盖上游零部件、中游设备及系统、下游解决方案 [3][41] - 具体公司及业务:万源通(印制电路板)、聚星科技(电接触产品)、科达自控(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立方控股(人员和车辆管理解决方案)、威贸电子(电子线束、PCBA等)、科润智控(高低压成套设备、变压器)、许昌智能(智能变配电系统)、派诺科技(能源监管系统)、大地电气(线束解决方案)、格利尔(磁性器件) [3][41][42] 重点公司公告总结 - 多家北交所公司有业务扩张动向,涉及新能源、储能、海外市场布局等 [3][73][74] - 海希通讯设立智能设备制造公司,布局新能源及储能业务 [3][73] - 鸿智科技拟在印尼设立合资公司,以应对贸易政策波动并开拓东南亚市场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