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固态电池负极的三问三答
麦高证券·2025-10-20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优于大市 [1] - 评级变动: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是关注固态电池的合适时点,因技术持续突破、设备交付及板块估值具备弹性 [5][13] - 固态电池选用锂金属负极的核心原因在于其能显著提升电芯能量密度,锂的比容量达3860mAh/g,远高于传统石墨负极的372mAh/g [3][18] - 锂金属负极是固态电池核心部件,其厚度(当前目标20µm以下,理想为5-6µm)直接影响电芯性能与成本 [18][27] - 锂金属负极存在枝晶、死锂、循环寿命短及体积膨胀等问题,对策包括集流体改性、锂/铜一体化和无负极技术 [4][31][35][41][44] - 投资关注制备工艺领先及新技术确定性高的环节,如压延法与蒸镀沉积法,以及多孔铜箔、锂/铜一体化材料和无负极技术等新方向 [3][22][47][48] 各部分内容总结 一、估值 - 当前万得固态电池板块估值36倍,所处分位数约为76% [5][13] - 近期多个头部研究院在电解质性能、固-固界面接触等问题上取得突破,板块有望进一步催化 [5][13] - 行业近期催化事件包括华为公布固态电池专利、行业技术交流大会、各厂商推出干法电极工艺及头部设备厂进展加速等 [14] 二、痛点 - 锂金属负极优势:比容量高(3860mAh/g)、氧化还原电位低(-3.04V)、自身密度小(0.534g/cm³),替代石墨后电芯能量密度有望提高到440Wh/kg [3][18] - 锂金属制备方式多样,压延法因技术简单安全有望率先规模化,长期关注蒸镀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 [3][22] - 压延法以锂锭为原料轧制锂箔,但难以制备超薄锂箔(理想厚度5-6µm),需通过系统设计、润滑剂辅助、合金化等方式优化 [22][27] - 物理气相沉积法可制备高纯度、附着力强、厚度小于10µm的超薄锂箔,锂利用率超25%,但设备成本高 [30] - 锂金属负极存在问题:锂枝晶生长、死锂产生、循环寿命挑战(容量保持率低)、锂的体积膨胀 [31] 三、环节 - 看好方向一:制备路径收敛,压延法向超薄化、更优致密性迭代;蒸镀沉积法是最具潜力的方向之一 [47] - 看好方向二:新技术方向,包括多孔铜箔(降低电流密度、提供缓冲空间)、锂/铜一体化材料(增强结合力、抑制枝晶)、无负极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如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使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 [35][41][44][48] - 关注制备工艺领先、新技术高确定性的相关公司:天铁科技、英联股份、中一科技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