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驾驶专题(一):智驾已是“必答题”,低阶配置平权与高阶功能落地共振
山西证券·2025-10-21 11:12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低阶配置普及与高阶功能落地共同推动行业增长 [1] - 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9.7%,市场规模超万亿 [1] - 国产芯片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加速替代,成为实现“智驾平权”的关键支撑 [2] - ADAS产业链国产替代趋势显著,本土供应商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3] 智能驾驶市场概况 - 2023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达57.1%,销量为1240万辆,预计2030年渗透率将提升至99.7%,销量达2980万辆 [14] - L2级智能驾驶已成为市场主流,2023年装配量同比增长37%,2024年配备L2级及以上方案的汽车渗透率达68.47% [1][33] - 2023年全球及中国ADAS SoC市场规模分别达人民币275亿元和141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分别增长至925亿元和496亿元 [46] - 2024年L2、L2+、L2.5、L2.9装配量同比分别增长37.0%、71.9%、124.9%和63.1%,L2.9功能向20-25万元价格区间下探 [37][40] 国产芯片发展 - 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达770万件,累计车型定点超310款,2024年以33.97%份额领跑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智能驾驶计算方案市场 [59][66] - 地平线征程6芯片算力达560TOPS,支持全场景智能驾驶;黑芝麻智能A2000芯片算力可达当前主流旗舰芯片的4倍,目标支持L4级自动驾驶 [51][71] - 2023年地平线征程5芯片在中国市场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占比6.1%,是出货量TOP5中唯一的国产供应商 [47] - 国产芯片厂商凭借本土服务能力强、快速响应车企需求等优势,已获得理想、比亚迪、蔚来等头部车企定点 [2][50] ADAS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ADAS Tier1供应商形成五大阵营:本土老牌Tier1、国际Tier1、算法驱动型Tier1、科技企业和跨界转型派 [81] - 2025年1-2月,博世以367,810套装机量和19.0%市场份额居首,福瑞泰克以146,664套装机量和7.6%份额位列本土企业第一 [82][83] - 比亚迪以129,335套装机量和6.7%份额展现车企自研增长潜力,华为以74,652套装机量和3.9%份额加速布局 [3][82] - 德赛西威2024年智能座舱业务营业收入和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均突破270亿元,在液晶仪表屏和中控屏装机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4.7%和20.9% [89][94] 重点公司分析 - 德赛西威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突破15%,客户覆盖理想、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及丰田、大众等海外客户 [98][99] - 经纬恒润2024年AR-HUD前装标配搭载量达88.43万辆,同比增长273.42%,积极拓展Stellantis、Scania等国际客户 [106][108] - 福瑞泰克2024年L2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装车总量市场份额为21.3%,为国内第二大自主供应商,已与49家OEM建立合作 [112] - 华为智驾系统实现BEV+GOD感知端大模型化,支持无图模式城市NCA,应用于问界、智界、享界全系车型 [125] 投资建议 - 智驾芯片环节关注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受益于价值量与渗透率双重提升 [6] - Tier1环节关注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国产替代仍有空间,向域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产品延伸可加深客户粘性 [6] - 线控底盘环节关注万安科技、亚太股份等,高阶智驾执行层需要由线控底盘精准执行,相关供应商有望成长为系统集成商 [7] - 汽车技术服务环节关注中国汽研、中汽股份,高阶智驾落地需要法规与检测体系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