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5、10、17)-20251021
海通国际证券·2025-10-21 20:03

核心观点 报告系统性地跟踪了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期间的海内外重要政策动态,核心观点是中国政府正通过实施逆周期调节、扩大内需、支持重点产业升级以及应对外部挑战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力提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4] 国内宏观政策 -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并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1][4] - 央行于10月15日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当月累计净投放4000亿元,连续五个月加量续作[1][4] - 9月金融数据显示,M2同比增长8.4%,M1同比增长7.2%,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17] - 9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1.0%,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17] - 商务部明确稀土出口管制并非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许可,并就对美加征关税等事宜表明中方立场,即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贸易战[1][4][17] 产业政策 - 自然资源部发布《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明确存量空间盘活优化作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2][5]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5][19]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2][5][19] - 工信部启动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目标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2][5][19] - 财政部等三部门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插混、增程式乘用车纯电续航里程要求由不低于43公里调整为不低于100公里[2][5][18] - 金融监管总局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明确"报行合一"要求;国家医保局要求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医保基金即时结算[2][5][18][19] 地方政策 - 上海调整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活动规则,采用"个人消费者报名、公证摇号、中签获取资格"方式开展[2][6][20] - 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重点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2][6][20] - 上海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目标到2027年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8][20] - 海南省宣布《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将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明确逐步放宽或取消外商投资旅游业的限制[2][6][20] - 第138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规模创新高;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在深圳举行,我国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6][8][21] 海外动态 - 中方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决定自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2][9][22] - 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突发"黑天鹅"事件,单日全网合约爆仓金额突破190亿美元,比特币24小时跌幅超17%,以太坊跌幅超20%[2][9][22] - 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新关税;中资闻泰科技147亿半导体资产被荷兰政府冻结[2][9][2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7月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其《财政监测报告》指出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规模预计将首次突破GDP的100%[9][24] - 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韩国政府出台楼市稳定新政遏制市场过热[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