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推动上市公司实现“量质齐升”,投资价值持续彰显。展望未来,在市场改革与产业升级驱动下,上市公司质量有望继续提升,并酝酿出更多投资机会,尤其看好AI、先进制造等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 [1][2][3][26][27][28] 政策背景 -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深化,2024年新“国九条”及60余项配套规则全方位重构制度基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框架持续完善 [1][6] - 在“入口端”严把发行准入关,提升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标准,并出台“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引导融资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1][6] - 在“出口端”严格退市监管,“十四五”期间推进两轮退市改革,累计退市公司数量是“十三五”时期的4倍以上,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退市约束和执行效率 [1][2][7] - 强化持续监管,新“国九条”从信息披露、市值管理、股东回报等方面完善框架,鼓励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策略,提升经营效率和股东回报 [1][7] 市场回顾:总量结构 - 上市公司规模显著跃升,截至2025年9月底,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436家,总市值达105.8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0.0%和33.2% [11] - 结构持续优化,增量上,“十四五”期间新上市公司中“双创”板块占比约六成,新兴产业占比近七成;存量上,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和总市值占比分别达49.2%和49.7%,较“十三五”末提升4.4和8.9个百分点 [11] - 电子行业市值占比在2025年首次超越银行业,达到12.7%,位居各行业首位;同期金融地产业总市值占比下降至17.1% [11] 市场回顾:经营质量 - 经营规模显著扩大,“十四五”以来A股累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43.7%和38.0%,对GDP的贡献比重从52%提升至58% [15] - 收益质量不断夯实,全A经营活动净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从“十三五”末的57.8%提升至2025年中报的68.1%,龙头企业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3.0% [15] -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累计研发支出达7.3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大幅增长101.4%,研发强度从2.5%提升至3.1%,双创板块研发强度显著更高(创业板4.9%,科创板12.0%) [18] - 出口出海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累计境外业务收入达43.7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7.2%,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4.0%,新兴产业境外收入贡献度提升至40.6% [20][21] 市场回顾:投资回报 - 股东回报意识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A股累计现金分红规模达9.2万亿元,累计股份回购规模达5,941.4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9.4%和148.3% [23] - 政策引导效果明显,监管层通过将分红与减持挂钩、鼓励一年多次分红、设立回购专项工具等举措,引导上市公司完善股东回报机制 [23] 未来展望 - 市场定价已反映上市公司价值提升,“十四五”以来通信、汽车、电子等科技制造行业累计涨幅在20%-130%之间,显著跑赢大盘(上证指数+11.8%),2025年科技板块行情表现突出 [27][31] - 未来资本市场改革将沿新“国九条”指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纵深推进,配合产业升级趋势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持,上市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回报机制有望持续完善 [28] - 投资机会将持续酝酿,建议重点关注顺应全球技术与产业变革的AI、先进制造等科技领域,尤其是经营质量和技术创新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 [3][28]
五年规划回眸与展望(一):上市公司量质齐升,投资价值持续彰显
 平安证券·2025-10-21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