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公报里的“十五五”线索有哪些?
东吴证券·2025-10-23 20:01

发展背景与环境变化 - 国际环境面临三大变化:全球经贸关系重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事件频率提高、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明显[4] - 国内环境面临五大变化:经济“破旧立新”(如房地产下行)、增长动力转向内需、人口总量自2022年首次负增长、共同富裕重要性提升、面临低通胀压力[4] - 2024年“三新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18%[4] - 对外部环境判断趋于谨慎,强调“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并存[4] 经济增长目标 - “十五五”期间可能不设五年定量增长目标,但2035年远景目标隐含未来十年名义GDP增速应不低于5.4%,“十五五”期间不宜低于5.5%[4][5] - 为实现2035年GDP比2020年翻一番的参考目标,2025-2035年实际GDP增速需不低于4.4%,“十五五”期间需不低于4.7%[5] 重点任务与领域调整 - 重点任务领域数量保持12个,但顺序调整:现代产业体系从第二位提升至第一位,对外开放从第九位提升至第五位,绿色发展略靠后[6][9] -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从“十四五”的“四国”变为“十五五”的“五国”,新增“航天强国、交通强国”,保留“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6] - 科技创新核心明确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6] - 内需方面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双向互动关系,并坚决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6][7] - 区域发展首次强调四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的叠加效应,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