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码二十届四中全会:历史透镜下的战略新篇
长江证券·2025-10-23 23:23

核心观点 - 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规划定调,政策延续性与新变化并存,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仍是核心,但更强调新兴产业培育、原始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1][6][7] - 历史复盘显示政策公报发布后市场短期提振明显,科技与消费板块后期表现突出,创业板指在发布后一个月平均涨幅达6.5% [5][21][24] - 中长期看好中国资产"慢牛"行情,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供给端变革将替代传统需求端波动,三大投资主线包括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稀缺资源定价和过剩产能出清带来的估值修复 [8][58] 历史行情复盘 - 市场上涨概率:2010-2020年三次五年规划公报发布后一周,主要宽基指数和行业上涨概率较高,政策短期提振效果显著 [5][14] - 宽基指数表现:公报发布前一个月至后一周,主要宽基指数均上涨;发布后一个月小盘风格占优,创业板指、中证1000和上证指数平均涨幅分别为6.5%、4.2%和0.5% [5][21] - 行业轮动特征:公报发布前一个月有色金属、非银金融、汽车和煤炭领涨,平均涨幅分别为15.4%、12.4%、11.9%和11.6%;发布后一个月电子、综合、社会服务和家用电器涨幅居前,平均涨幅分别为7.7%、5.4%、4.8%和4.8% [5][24][26] 政策思路变与不变 - 不变领域: - 延续经济韧性、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基调,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6] - 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 [6] - 构建强大国内市场,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堵点 [6] - 新增重点: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7]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对中美博弈背景下的科技竞争 [7]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 [7] - 词频变化佐证:2010-2025年公报中,"消费"词频显著增加,"科技"维持高位,"高质量"词频明显上升,反映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6][43] 政策环境与产业布局 - 供给侧改革:2025年政策聚焦"反内卷",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如光伏、化工行业)和设备更新提升供给质量 [52][54] - 内需释放抓手: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核心,配套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和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等措施 [52][54] - 科技创新支撑: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行动,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科创板改革扩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 [52][54] 策略展望与投资主线 - 慢牛行情基础:美联储降息周期改善全球流动性,国内长线资金入市,居民存款可能转向股市 [58] - 三大配置方向: - 优质供给创造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处于"0>1"技术商业化窗口期 [8][58] - 稀缺供给估值溢价:资源品受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驱动,需对长期供需错配定价 [8][58] - 过剩产能出清修复:光伏、化工等行业供给加速出清可能推动估值修复 [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