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选择规模居前中等久期投资级债券基金为样本,有助于把握债基久期观点和配置偏好 [3] - 现券层面,截至25年二季度,美国债基持仓中,国债、信用债、MBS占比分别为28.5%、26.4%和36.9%;21年底 - 23年债基增持MBS、压缩信用债持仓等;23年以来减持信用债工业板块;债基超配MBS和金融,低配国债和工业板块;增持MBS使债基现券久期整体缩短 [3][12] - 衍生品层面,22年以来资产管理机构大幅增加国债期货多头头寸,或为配合现券缩短久期操作、补充久期缺口和加杠杆 [3] - 从基金久期变化看,24年上半年前,基金在利率上行时拉久期、下行时缩短久期;24年下半年以来,基金对久期配置偏谨慎,在利率上行时缩短久期、下行时拉长久期,低配久期与通胀担忧或推升期限溢价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0 美国债券基金分类 - 投资级债券基金净资产24852亿美元,占比46.6%;高收益债券基金净资产3656亿美元,占比6.9%;政府债基金净资产3812亿美元,占比7.2%;多元资产基金净资产7222亿美元,占比13.6%;国际债券基金净资产5713亿美元,占比10.7%;市政债券基金净资产8019亿美元,占比15.1% [4] PART1 现券:解析债基的品种偏好 - 21年底 - 23年,债基增持MBS,压缩信用债持仓,略有减持国债、市政债、现金、基金;截至25年二季度,国债、信用债、MBS占比分别为28.5%、26.4%和36.9% [12] - MBS相较国债收益更高,相较信用债波动更小、对周期敏感性低、相对估值较好;23年以来,MBS相较信用债估值较好 [13][16] - MBS久期一般在4 - 5年,低于国债和信用债;增持MBS和ABS等使债基现券久期整体缩短 [17] - 信用债持仓中,债基减持工业板块,维持金融和公用事业板块配置;22年加息周期改善银行净息差,债基增持金融板块;22 - 23年,债基减持工业板块 [22] - 相较基准,债基超配MBS和金融,低配国债和工业板块 [23] PART2 衍生品:基金期货多头缘为何? - 22年以来,资产管理公司大量增持国债期货,持有净多头头寸,以2Y和5Y合约为主 [26][27] -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将金融期货交易者分为交易商/中介机构、杠杆基金、资产管理机构、其他四类;资产管理机构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其他机构多利用期货对冲业务风险 [29][32] - 截至23年Q4,共同基金持有约5000亿美元国债期货,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持有约6500亿美元国债期货;22年以来,共同基金集中增持2Y和5Y国债期货 [35] - 利率上行期间,资产管理机构持有国债期货多头,或为以低成本跟踪指数久期,降低长久期国债老券持仓,配置MBS/ABS等品种,补充国债仓位、补齐久期缺口 [38] - 基金主要通过国债期货加杠杆,对回购参与不高,可能因回购利息支出披露影响报表印象、期货流动性高且交易透明 [43] - 22年以来,基金国债期货多头需求和美联储QT使国债现券买盘减少,净基差为负提供套利空间,吸引对冲基金参与基差交易,共同基金需求缺口由对冲基金弥补 [50] PART3 模型:基金实证久期测算 - 使用基金日度收益率与10Y美债收益率变化、MBS利差变化等五个自变量进行滚动回归,对10Y美债利率变动的回归系数视为基金实证久期,综合了仓位、久期和杠杆影响,衡量基金利率风险敞口 [53] - 24年下半年以来基金低配久期,10Y美债利率较政策利率利差抬升;24年上半年前,基金在利率上行时拉久期、下行时缩短久期;24年下半年以来,基金在利率上行时缩短久期、下行时拉长久期 [57][59] - 基金久期与期限利差相关度强,低配久期可能抬升期限溢价;24年下半年以来,机构行为叠加通胀预期使期限利差明显上行 [61] - 不同时期基金配置偏好不同,如22年 - 23年2月高配信用、高配久期、整体做平曲线;23年3 - 7月做陡曲线、低配信用、增配MBS等 [66][67] - 拉长历史视角,基金久期整体与利率正相关,但财政扩张等因素可能使投资者对久期配置偏谨慎;基准利率较低、信用利差高位时,基金增加信用敞口增厚收益;MBS相对信用债估值更好时,基金增配MBS [69][73][76]
海外机构行为:美国债基久期与仓位跟踪
平安证券·2025-10-24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