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登2025Q3季报解读:规模站上新台阶,存款仓位创历史新高
开源证券·2025-10-24 15:43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理财行业在“存款搬家”催化下规模恢复较高增速,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规模达32.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年末将增长至33.6万亿元 [4] - 资产配置策略转向防御,增配现金及银行存款以筑牢低波安全垫,其占比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升至27.5%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理财支持实体经济的比例持续下降至65%的新低 [6][35] -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非持牌银行机构理财市占率首次低于10%,中小银行持续退出理财市场并转向纯代销模式,未来通过客户分层和丰富产品线来应对资产欠配压力并把握多资产机遇 [7][8][57] 负债端分析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理财市场规模为32.13万亿元,年内增长2.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2%,增速略高于2025年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持平 [14] - 基于历史规律及当前股市分流效应减弱、存款利率较低的环境,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理财规模增长可能高于历年同期,达到约1.5万亿元,推动年末总规模至33.6万亿元 [4][14] - 2025年第三季度理财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92亿元,环比微降,但新发产品平均单只募集规模环比上升至22.64亿元,显示“存款搬家”意愿强烈 [5][20] - 收益率方面,2025年9月固收类理财近1年收益率为2.42%,较3年期定存实际利率高出约72个基点,现金管理类理财7日年化收益率为1.33%,流动性优于定存 [5][20] 资产端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末,现金及银行存款在理财资产配置中占比达27.5%,为有统计以来最高值,当期新增投资资产中超90%由该类资产贡献 [6][25] - 债市震荡环境下,理财减少了同业存单、债券、权益、公募基金的持仓比例,转而增配存款和回购类资产以追求稳定收益 [6][25] - 理财对同业存单和利率债的配置需求依然较大,截至2025年10月22日的数据显示,其净买入规模已接近或超过2024年同期水平 [6][34] - 受“赎回费新规”影响,理财对公募基金的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可能更多转向ETF、摊余成本法债基和基金专户 [6][28] - 理财支持实体经济的比例持续走低,截至2025年9月末,通过债券、非标等资产支持实体的比例降至65%,占社融存量比例为4.80% [35] 行业竞争格局 - 非持牌银行机构的理财市占率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降至8.87%,规模为2.85万亿元,首次低于10% [7][37] - 理财子公司牌照发放持续收紧,自2023年底以来无新牌照获批,部分中小银行选择联合申设或提前退出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末有存续产品的银行机构环比减少13家至181家 [7][41] - 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效应不足,产品线单一,平均单家规模较小,促使更多银行转向纯代销模式,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已转向或正转向纯代销的银行数量显著增加 [45][48] - 银行代销理财业务成为中收增长点,2025年9月全市场有583家机构跨行代销理财公司产品,较2024年同期增加35家,招商银行2025年第二季度代销理财收入占财富管理中收的37% [51][54] 行业展望与策略 - 面对高息资产减少、监管整改及资产欠配压力,理财行业需坚守绝对收益目标,策略包括加大客户分层和丰富产品线 [8][57] - 低波产品(如配置存款、同业存单、短债)仍是吸收存款流出的基本盘,而基金投资偏好因新规转向ETF/摊余债基/专户,权益投资作为长期趋势仍处于探索阶段 [8][57] - 行业需应对保险通道协议存款集中到期、信托平滑工具整改等挑战,并通过灵活交易利率债、增配二级债基等方式增厚收益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