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对市场长期突破维持乐观判断,强调坚定牛市信心但需降低斜率预期,前期估值修复已基本完成,后续盈利将成为关键胜负手 [1][4] - 市场结构呈现“双轮驱动”格局,以科技板块为主要驱动力,同时辅以PPI边际改善预期的顺周期交易 [1][4] - 短期内市场不具备从科技板块向其他板块进行高低切换的条件,建议坚守科技,但可关注科技板块内部的高低切换机会 [1][4][11] - 四中全会政策定调强化科技与产业的重要性,“十五五”规划预计将科技和产业维度置于靠前位置,核心目的是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落地转化 [2][16][18] 政策导向分析 - 四中全会公报中,“科技”提及10次,“产业”提及9次,相较于三中全会(科技4次,产业2次),提及频次大幅提升,显示政策重心显著倾斜 [17][19] - “十五五”规划框架中,“产业”被置于“科技”之前,表明政策核心意图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大规模产业转化,而非让科技独立发展 [2][16][18] - 公报中“消费”提及4次,而三中全会未提及,政策表述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需结合创新来看待消费 [20] 三季报业绩亮点 - 截至报告时,全A股三季报披露率为20.8%,已披露公司净利润累计增速达22.11%,单三季度净利润增速高达38.42% [21][23] - 科技板块内,电子、传媒等行业表现突出,受益于AI浪潮,部分大市值公司三季度业绩出色,例如寒武纪(营收累计增速2386.4%)、海光信息(营收累计增速54.6%)、生益电子(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497.2%) [3][26][29] - 反内卷板块下,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等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部分公司业绩回暖,例如紫金矿业(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55.4%)、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72.6%)、宝丰能源(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97.3%) [3][27][28]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与自主可控是核心配置方向,重点关注AI硬件、半导体、机器人、游戏、AI应用、港股互联网及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等)领域,同时关注与指数共振度较高的金融科技与券商板块 [4][30] - 建议配置受益于PPI边际改善预期和低位补涨的顺周期品种,包括有色金属、化工、钢铁、建材,以及可能存在估值修复机会的保险、白酒、地产 [4][30] - 反内卷机会已超越传统周期品,向更广谱的制造与成长方向扩散,可关注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及港股恒生互联网等领域的中期潜力 [4][30] - 关注出海结构性机会,包括受益于中欧贸易关系缓和的汽车、风电等对欧出口占比较高的品种,以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 [30] - 底仓配置建议选择稳定型红利资产、黄金以及优化的高股息品种 [4][30]
投资策略周报:三季报当前的亮点,集中在科技和反内卷-20251026
开源证券·2025-10-26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