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TF掘金图鉴系列报告之一:信用债ETF初探
长江证券·2025-10-26 14: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信用债ETF市场在2025年步入加速发展新周期,数量和规模在债券ETF中占重要地位,反映债券基金市场标准化与指数化建设持续推进 [104] - 市场已形成较成熟产品体系和运行机制,成为连接政策导向与投资者需求的重要工具,后续将持续发挥提升信用债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等作用 [10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ETF的产品类型与规模均在不断发展 - ETF是跟踪“标的指数”变化、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具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优点,目前分为股票ETF、债券ETF等几类 [18] - 我国债券ETF按底层资产分为利率债ETF、信用债ETF和可转债ETF三大类,其中利率债ETF又可细分,国债ETF起步最早,信用债ETF相对较早但长期发展缓慢,2025年以来发展迅速 [19][2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信用债ETF产品35只,规模约4858.9亿元,成为各类债券ETF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品类 [20] 债券ETF的发展从起步至今经历三个阶段 - 2013 - 2018年为起步探索期,上交所确立单市场债券ETF运行机制,允许部分国债ETF计入质押式回购库,产品形态单一,市场规模小,功能定位为“制度探索” [29] - 2019 - 2024年为建设完善期,央行和证监会推动跨市场债券ETF机制建设,多类型产品陆续推出,市场进入快速扩容阶段,功能从“制度探索”迈向“功能拓展” [32][34] - 2025年以来为快速发展期,监管支持信用债ETF发展,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上市,债券ETF进入爆发式增长轨道,截至9月30日,全市场债券ETF数量增至53只,总规模达6950.5亿元,信用债ETF是关键力量 [37] 信用债ETF的投资者结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 信用债ETF投资者结构高度机构化,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普遍超九成,仅短融ETF个人投资者占比超30% [8] - 早期产品中,基金、保险和信托是主要投资者,2025年新推出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吸引了券商、银行和信托大规模持仓,部分理财资金也进入 [8] 信用债ETF产品类型多元化 按照底层资产可划分为三种ETF类型 - 信用债ETF按底层资产分为城投债ETF、公司债ETF、短融ETF、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 [61] - 城投债ETF聚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票息稳定,适合中长期配置;公司债ETF以高评级企业债为主,兼顾收益和流动性;短融ETF以短期融资券为底层资产,久期短、波动低,适合资金管理;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选取高评级、大规模、流动性强的债券,为机构提供透明高效配置渠道;科创债ETF以科创债券为基础,支持创新融资和差异化投资 [9] 按照市场类型可划分为单市场ETF与跨市场ETF - 单市场债券ETF跟踪沪市或深市债券指数,或虽跟踪跨市场指数但申赎组合证券仅含单一交易所上市债券,当前信用债ETF大多为单市场ETF [94] - 跨市场ETF以跨市场指数为跟踪标的,将沪深两市信用债纳入同一申赎篮子,在成分覆盖与分散方面更具优势 [95] 按照申赎模式可划分为实物申赎类和现金申赎类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全市场存续的信用债ETF产品中,采用实物申赎模式的产品有26只,占比约74.3%,采用现金申赎模式的产品有9只 [97] - 实物申赎类信用债ETF申购时可交付一篮子成分券或用现金替代,赎回时获实物债券组合,仓位高、资金利用效率高,但折溢价相对大;现金申赎类信用债ETF申购和赎回均用现金,操作简便、流动性强,但基金运作成本高,赎回资金到账可能延迟 [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