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率震荡,曲线形态怎么看?
申万宏源证券·2025-10-26 19:4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在宏观叙事出现转折的背景下,不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利差将呈现分化走势 10-1Y期限利差面临走阔压力,而30-10Y期限利差短期内存在做平曲线的交易机会,长期则需观察基本面改善情况 [1][6][48] 10-1Y 期限利差分析 - 10-1Y期限利差的变动规律在2023年前后发生显著变化,此前利差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负相关,但近年来转为正相关且利差运行的箱体区间有所下移 [6] - 这一规律变化的原因在于,2023年后经济周期属性弱化,长期磨底、温和修复的宏观体感强化了需求弱、通胀低等中长期预期,并固化了交易行为 [12] -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估值仍隐含较大程度的降息预期,使得10-1Y期限利差处于较低水平,在宏观叙事松动的背景下可能面临走阔压力 [12] 30-10Y 期限利差分析 - 资产荒是过去几年驱动债市、压缩超长期限利差的核心逻辑,表现为物价低迷、新旧动能切换及资金涌入债市,导致30-10Y利差进入新的更低箱体区间 [18][35] - 超长期限利差的主导因素在2022年后发生转变,由10年期国债波动主导变为由30年期国债波动主导,反映出市场对久期策略的诉求旺盛 [30] - 当前30-10Y利差已达到偏高水平,短期可参照2024年以来形成的新箱体区间进行交易,做平曲线(即做多30Y、做空10Y)的胜率可能较高 [38][48] 供需结构与政策影响 - 政府债供给期限结构呈现长期化趋势,发行更多聚焦超长期,但需求端面临制约,央行买债偏向短期限,公募基金费率新规若落地也可能抑制机构购买超长债的积极性 [1][42] - 2025年政府债供给接近尾声,但2026年广义财政预计仍将扩张,中长期需关注政府债期限维度的供需匹配压力对超长期限利差带来的走阔影响 [1][42] 债券市场展望与交易策略 - 2025年第四季度债市可能仍在回补年初的行情透支,机构博弈心态重,在缺乏有力降息的情况下,难言债市真正回归"基本面+流动性"定价 [48] - 10-1Y利差可能走阔,但因其交易相对复杂,而30-10Y利差可较为方便地采用TL/T合约实施曲线交易,报告建议关注30-10Y利差的做平机会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