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1027
东吴证券·2025-10-27 09:15

宏观策略观点 - 2025年的"创新牛"本质是政策引导下资本定价后产业落地的正向循环,当前这一闭环仍在强化[1] - 市场流动性和估值已有改善,融资余额/全A市值处于中等位置,对应杠杆资金发力仍有一定空间[1] - 公募基金产品净值超过1的比例已超过80%,公募基金发行有望加速成为下一阶段增量资金主要力量[1] - 保险资金持续增持金融股,外资有望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下持续流入股市[1] - 短期蓄势结束后市场风格将沿科技产业趋势板块延伸,如算力、芯片、机器人、储能等方向[1] - 未来随着AI+应用场景落地,科技产业发展将带动需求回升,"创新牛"有望从结构性行情演变为全面牛市[1] 固收金工研究 - 科创债ETF倾向于纳入隐含评级达AA+的个券,其中AAA级个券入选可能性更大[2] - 发行规模在40亿元及以下的中小规模科创债更受青睐,20亿元以内个券入选概率最大[2] - 成分券严格限定为公募公司债与金融债,无次级债,且央国企发行人发行的个券更易入选[2] - 发行人业务聚焦传统支柱产业的科创债更易入选,工业、金融业与公用事业行业个券优先级最高[2] - 发行期限和剩余期限均偏中短期的科创债更易入选,3年期和5年期个券入选可能性更大[2] - 市场表现方面青睐近期发生交易且换手率高的个券,交易发生于15日以内且换手率3%以上的个券更易入选[2] 行业深度分析 - 具身智能大脑是机器人实现智能的核心,基于AI大模型实现自主决策,技术难度较大[4] - 当前具身智能大脑技术路径尚在探索阶段,存在端到端VLA、大脑+小脑分层和世界模型三条主流路径[4] - 全球机器人大脑公司百花齐放,银河通用估值115亿元,美国Physical Intelligence估值24亿美元,Skild AI估值45亿美元[4] - 行业参与者分为专门做大脑的公司、通用大模型公司和具身智能企业自研三类[4] - 具身智能大脑市场将成为具身智能领域发展最快、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4] 个股业绩点评 - 派能科技2025年Q3销量1078MWh,同比增长156%,环比增长16%,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4GWh+[5] - 巨子生物首款Ⅰ型重组胶原三类械获批,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5.66/32.14/40.46亿元[6] - 联合动力2025年Q3营收53.77亿元,同比增长15.32%,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15.55%[7] - 杰瑞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29.5%,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3.1%[8] - 汇川技术2025年Q3营收111.5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4%[9] - 亿纬锂能2025年Q3电池出货34.6GWh,同比增长58%,其中动力电池14.2GWh,同比增长98%[10] - 滔搏FY26H1收入122.99亿元,同比下降5.8%,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9.7%[11] - 洽洽食品2025年Q3营收17.5亿元,同比下降5.9%,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降72.6%[12] 细分市场表现 - 海洋经济主题可能成为10月-11月的产业主题之一,涉及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海运业等产业链[13] - 短期市场动能转弱,防御板块占优,价值风格好于成长,电子行业趋势转弱,通信弱势反弹[13] - 周期行业中有色、钢铁领先区域走弱,煤炭、石化、公用改善,金融地产行业银行、非银、建筑装饰可能占优[13] - 通用自动化业务25Q3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6%,订单7-9月份同比增长25-30%[23] - 新能源汽车业务25Q3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32%,但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