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趋暖,外围植物油走强,预计带动国内植物油集体走升,前期空单离场,多单介入;宏观趋暖,美豆走升,将带动国内双粕反弹,但中长期供应压力增加,反弹空间有限,中长线等待沽空机会[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油 行情复盘 - 10月23日,国内植物油承压但技术上抗跌;豆油主力合约Y2601报8194元/吨,日环比涨0.07%,日减仓1642手;次主力合约Y2605报8034元/吨,日环比涨0.22%,日减仓393手;棕榈油主力合约P2601收盘价9122元/吨,日环比跌0.11%,日增仓8128手;次主力合约P2605报9104元/吨,日环比跌0.04%,日增仓2191手;菜籽油主力合约OI2601报9761元/吨,日环比涨0.04%,日减仓9239手;次力合约OI2605报9377元/吨,日环比涨0.10%,日增仓601手[1] 重要资讯 - 10月27日,中美经贸团队第五次面对面磋商后达成“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10月24日NYMEX市场原油期货收跌但周线创6月中旬以来最大涨幅;巴西政府可能无法在2026年3月前将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从15%提高至16%,拖累CBOT豆油;若实施B50政策,印尼用于掺混的棕榈油将达1700万吨左右,较当前执行B40政策的用量高出300万吨,相当于印尼棕榈油产量的35%左右;马来西亚10月1 - 2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283814吨,较9月1 - 25日减少0.4%;10月1 - 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2.71%;截止到2025年第42周末,国内三大食用油库存总量为255.68万吨,周度下降3.76万吨,环比下降1.45%,同比增加14.13%;现货方面,截止10月23日,张家港豆油现货均价8420元/吨,环比下跌60元/吨;基差226元/吨,环比下跌6元/吨;广东棕榈油现货均价9000元/吨,环比下跌100元/吨,基差 - 122元/吨,环比上涨10元/吨;棕榈油进口利润为 - 570.87元/吨;江苏地区四级菜油现货价格10090元/吨,环比上涨30元/吨,基差329元/吨,环比上涨3元/吨;截止到10月23日,主力豆油和豆粕合约油粕比2.79[1][2] 市场逻辑 - 外盘方面,国际原油上周持续大涨,中美阶段性缓和预计将对植物油有一定提振,美豆跳涨带动美豆油回升,马棕榈油因产量大增、出口回落承压;国内方面,四季度油料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回升,消费进入阶段性淡季,本阶段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宏观;宏观趋暖,外围植物油走强,预计带动国内植物油集体走升[2] 交易策略 - 单边方面,新多单介入;Y2601合约压力位9000,支撑位8000;Y2605合约压力位8400,支撑位7740;P2601合约压力位10000,支撑位8720;P2605合约压力位10000,支撑位8610;OI2601合约压力位12000,支撑位9680;OI2605合约压力位12000,支撑位9270;套利方面,暂无[2] 两粕 行情复盘 - 10月23日,国内油脂大跌,买油卖粕套利解码,对双粕形成一定支撑;豆粕主力合约M2601报收于2911元/吨,日环比上涨0.90%,日增仓44610手;次主力合约M2605报收于2750元/吨,日环比上涨0.26%,日减仓3940手;菜粕主力合约RM2601报收于2321元/吨,日环比上涨0.43%,日减仓7710手;次主力合约RM2605报收于2292元/吨,日环比下跌0.30%,日增仓7184手[2] 重要资讯 - 10月27日,中美经贸团队第五次面对面磋商后达成“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截至2025年10月20日,巴西帕拉纳州2025/26年度大豆播种进度为52%,高于一周前的39%,大豆优良率为98%;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1286.9万吨,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3.2%,今年头9个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8618万吨,同比增长5.3%;特朗普政府预计本周宣布救助美国农民计划,初步支出可能高达150亿美元;截至10月底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达1.022亿吨,已超过2024年和2023年全年总量;截止到2025年第42周末,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为822.4万吨,较上周增加13.4万吨;国内豆粕库存量为92.7万吨,较上周减少7.6万吨,环比下降7.52%;合同量为545.9万吨,较上周减少57.6万吨,环比下降9.55%;国内进口油菜籽库存总量为0.6万吨,较上周减少1.2万吨;国内进口压榨菜粕库存量为0.8万吨,较上周减少0.2万吨,环比下降28.57%;合同量为0.8万吨,较上周减少0.6万吨,环比下降37.04%;9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1.97863亿蒲,环比增加4.24%,同比增加11.6%;截至2025年10月9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994008吨,较一周增长27%,较去年同期减少48%;现货方面,截止10月23日,豆粕现货报价14元/吨,环比上涨51元/吨,成交量3.6万吨,豆粕基差报价2989元/吨,环比上涨32元/吨,成交量2.7万吨,豆粕主力合约基差27元/吨,环比上涨8元/吨;菜粕现货报价2365元/吨,环比上涨7元/吨,成交量0吨,基差2445元/吨,环比上涨18元/吨,成交量0吨,菜粕主力合约基差213元/吨,环比下跌26元/吨;榨利方面,美豆11月盘面榨利 - 187元/吨,现货榨利 - 117元/吨;巴西11月盘面榨利 - 287元/吨,现货榨利 - 216元/吨;大豆到港成本,美湾11月船期到港成本张家港正常关税3860元/吨,巴西11月船期成本张家港3958元/吨;美湾11月船期CNF报价470美元/吨;巴西11月船期CNF报价482美元/吨;加拿大11月船期CNF报价498美元/吨;11月船期油菜籽广州港到港成本4319元/吨,环比上涨22元/吨[2][3] 市场逻辑 - 外盘方面,中美达成良好协议,市场预期美豆出口有望,美豆跳涨,周五受中美贸易谈判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多空双方持续减仓,周度主力减仓近20万手,短期连粕主力围绕2950元附近整理;现货方面,油厂一口价随盘小幅上调10 - 40元/吨,近月基差局部走弱,国内豆粕库存持续下降,因压榨利润不佳,油厂对远期采购意愿不强,华北及华南部分油厂因大豆到港延迟暂停开机,成本压力支撑挺价心态,饲料企业多执行逢低补库策略,优先消化现有库存,贸易商面临成本倒挂与出货偏慢双重压力,实际成交以议价为主,追涨意愿不强;宏观趋暖,美豆走升,将带动国内双粕反弹,但中长期供应压力增加,反弹空间有限[3] 交易策略 - 单边方面,短多谨慎参与,反弹空间有限,中长期等待反弹沽空机会;M2601合约压力位3250,支撑位2685;M2605合约压力位2900,支撑位2549;RM2601合约压力位2858,支撑位2280,RM2605合约压力位2750,支撑位2270;套利方面,暂无[3]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三油-20251027
 格林期货·2025-10-27 10:21
